时间: 2025-05-02 23: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26
陌柳飘绵,园梨糁雪。
红亭绿酒人离别。
春光不是别离时,
别离偏向春时节。
旧梦无痕,新愁似结。
乱鸦啼处山千叠。
渔灯点点隔江明,
蘋似带雨波声咽。
在陌生的柳树下,柳条轻轻飘荡,园中的梨花似雪般纷飞。
在红色的亭子里,绿酒相伴,然而人们却要离别。
春光明媚,却不是告别的时光,偏偏在这春季时节,离别之情更显得浓烈。
旧日的梦已无痕迹,而新的愁绪却如同缠绕的结。
在乱鸦啼叫的地方,山峦重叠起伏。
渔船上的灯光点点,隔江而明亮,
水面上的蘋花似带着雨,波声低沉而哽咽。
董俞,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独特,常见对春天的描绘与对离别的感慨。
此诗写于春季,正值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留恋与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散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踏莎行 其二 春望》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开篇以“陌柳飘绵,园梨糁雪”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柳树柔软飘动,梨花如雪般飞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然而,在这美好景象的背后,诗人却感受到离别的哀愁。“红亭绿酒人离别”一句,既描绘了欢聚的场景,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中的“春光不是别离时,别离偏向春时节”则更是点明了主题,春天本是美好的象征,然而离别的愁绪却在这个季节愈发显得沉重。接着,诗人提到“旧梦无痕,新愁似结”,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新生愁绪的无法释怀。
最后,诗的意象逐渐转向自然景象,描绘“乱鸦啼处山千叠”的壮丽山川,以及“渔灯点点隔江明”的宁静夜晚,构成了一幅离愁别绪的画面。整首诗在春日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之间摇摆,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绪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即将离别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诗中“陌柳飘绵”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幸福
诗句“春光不是别离时,别离偏向春时节”意指什么?
A. 春天是欢聚时光
B. 离别不应在春天
C. 春天也是离别的季节
诗中的“渔灯点点”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热闹的聚会
B. 宁静的夜晚
C. 纷飞的雪花
可以将董俞的《踏莎行 其二 春望》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董俞更强调离别的感伤,而李白则更注重欢聚的愉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春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