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9:47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不要说行路难,夷狄与中国无异。
说起骨肉亲情,中间的门就像异域。
根源全在于人,路途也没有阻塞。
门前两条车辙,去哪里都可以。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夷狄”与“中门”之间的对比,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待外族的态度与内外关系的复杂性。诗中表达了即使在外族与自己之间,仍然存在人情的联系。
作者介绍:聂夷中,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诗人通过描写路途的艰难与人际关系,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观察。
《杂曲歌辞·行路难》通过“行路难”这一主题,探讨了人际关系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诗中提到的夷狄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亲情与外界隔阂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人用“莫言行路难”开篇,直接否定了行路之难,暗示行路的困难并非来自实际的路途,而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接着,通过“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一句,强调了即使是亲人之间,若没有心灵的沟通,也会显得如同异国他乡。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则进一步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而非外在环境。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外部环境更为重要。最后一句“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则体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暗示无论走向何方,只要有心,路途总是畅通的。整首诗在探讨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沟通。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只要心中有路,皆可畅通无阻。
诗词测试:
诗中“夷狄如中国”是什么意思?
A. 外族与中国没有区别
B. 外族比中国好
C. 中国比外族强
D. 外族无法进入中国
“中门如异域”表明了什么?
A. 家庭关系亲密
B. 亲人之间的隔阂
C. 外界环境友好
D. 行路无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