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3: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3:17:57
明月如佳人,会晤良亦难。
畴昔相与娱,误作容易看。
何如费倾结,欲语不可殚。
云间金背蟆,爱惜白玉盘。
宁受妒妇欺,不借俗世观。
坐令四中秋,雨滴梧桐寒。
人情重今夕,吴瓶藓花乾。
亦知月不老,终当出林端。
岂无三百钱,醉此素所欢。
举杯吞寒光,流入诗脾肝。
令我书传香,一洗儒生酸。
明亮的月亮如同美丽的佳人,相遇却非常困难。
往日我们一起欢娱,误以为这很容易。
何必费心去结缘,想说却无法尽言。
云间的金色蝌蚪,珍惜那白玉般的盘子。
宁愿受嫉妒的女人欺负,也不愿借俗世的眼光。
让这四个中秋,雨滴在寒冷的梧桐上。
人情在今夜显得更重,吴地的瓶子上长满了青苔。
我也知道月亮不会衰老,终究会出现在林间。
难道没有三百钱吗?在此醉享这素雅的快乐。
举杯吞下寒光,流入我的诗心和肝中。
让我用文字传递香气,一洗书生的酸楚。
方岳(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中秋雨》创作于中秋节,正值秋季,诗人在此时对明月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反思。
《中秋雨》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思想深度的诗作。诗人在中秋之夜,月亮如同佳人般美丽,却因各种原因而难以相会,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难以沟通。诗中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宁愿受妒妇的欺负,也不愿意借俗世的眼光去看待一切,这种反叛精神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意象方面,诗中提到的“明月”、“白玉盘”、“秋雨”等,都充满了浓厚的象征意义,代表了美好、圆满与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举杯吞寒光”的意象,将内心的孤独与怀念融入酒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及其象征意义的深情寄托。
明月如佳人,会晤良亦难:月亮如同美丽的佳人,然而相遇却很困难,表达了美好事物的难得。
畴昔相与娱,误作容易看: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曾以为相聚很简单。
何如费倾结,欲语不可殚:何必费心去交往,想要表达却无法尽言,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云间金背蟆,爱惜白玉盘:描绘了自然中的美好,象征着珍惜美好事物的态度。
宁受妒妇欺,不借俗世观:宁愿遭受嫉妒的女人欺负,也不愿屈从于世俗眼光,表现出反叛精神。
坐令四中秋,雨滴梧桐寒:在这四个中秋节,雨滴在寒冷的梧桐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人情重今夕,吴瓶藓花干:今夜的人情显得特别厚重,吴地的瓶子上长满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沉淀。
亦知月不老,终当出林端:月亮不会老去,总会在某个时刻显现,带有希望的意味。
岂无三百钱,醉此素所欢:即使没有很多的钱,也能在简单的快乐中醉心。
举杯吞寒光,流入诗脾肝:举杯饮酒,寒光流入心中,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令我书传香,一洗儒生酸:用书写传递美好,洗净了书生的苦涩。
整首诗围绕着中秋的月亮与人情的变化展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反叛,传达出对真情与美好的渴望。
“明月如佳人”这句中的比喻对象是?
“宁受妒妇欺”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诗中提到的“白玉盘”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