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20
念奴娇 其十 次韵答汪舟次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科头箕踞,许佯狂我辈,追踪琴牧。
况对二分无赖月,好佐听鸿灭烛。
为语玄机,收将红泪,一唱欢闻曲。
亭亭真似,薛涛名擅西蜀。
更喜字比雕阴,禅同天女,怜我辞何肉。
绮语谁云成堕落,自负前身金粟。
漫说心摇,无劳手语,情寄横波目。
别来怀梦,寒衾缩尽书屋。
我头戴斗笠,坐得潇洒,许你我假装狂妄,追逐那弹琴的牧童。
何况面对那二分无赖的明月,正好陪伴我听那鸿雁的哀鸣,灭去烛光。
我试着说出那隐秘的道理,收起红泪,一曲欢快的乐声传来。
她的倩影真像薛涛那样,名声独占西蜀。
更让人欣喜的是那字迹比雕刻还要阴柔,恰似天女下凡,怜惜我所谓的肉体。
绮丽的话语,谁说过于堕落,难道我前生自负有金粟的财富?
随便说说心中摇曳的情感,无需用手来表达,情意寄托在那横波的眼睛里。
自从分别后,怀着梦境,寒冷的被褥缩尽了我的书房。
作者介绍:王士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才情横溢,擅长诗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与友人汪舟的诗作交流中写成,反映了友人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音乐、月色和美人等的深切感受。
《念奴娇 其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人及音乐的热爱。开篇以“科头箕踞”描绘出一种自在洒脱的状态,紧接着将自己与弹琴的牧童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月亮的描写则增添了一种孤独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对“红泪”的提及,暗示着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念,而“亭亭真似薛涛”则将美的形象具象化,令人联想到诗人的爱慕之情。接下来的“字比雕阴”则通过书法的优美来烘托情感,使得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同时,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得情感愈加深刻。结尾处“寒衾缩尽书屋”更是将孤独的氛围推向高潮,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琴牧”指的是什么?
A. 牧童
B. 弹琴的人
C. 自由生活
D. 以上皆是
“寒衾缩尽书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A. 寒冷
B. 孤独
C. 思念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