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41:26
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
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这遗留下来的三百首诗,每一首都是未解的冤屈。
若时光流逝千年之后,谁又会来评价它们呢?
离开秦国后我遭受了误解,进入蜀地却只能听到猿声。
这还像是长沙的祖先,只剩下赋诗的感慨与哀伤。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70年。他以诗歌的清新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尤其是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齐己与贾岛的友谊深厚,两人常在诗词上互相切磋。
此诗创作于齐己对贾岛的怀念与钦佩中,反映了他对贾岛诗歌的理解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
《读贾岛集》是一首充满怀旧与哲思的诗,诗人透过对贾岛诗作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遗留诗篇的感慨与对诗人命运的同情。诗的开头提到“遗篇三百首”,这里不仅指贾岛的诗作数量,更深层次地暗示这些作品承载着历史的冤屈与未解的情感。接下来的“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过去的遗忘,诗人似乎在感叹,未来是否还有人关心与理解这些诗作的价值与意义。
在“离秦空得罪”中,诗人提及贾岛在秦国的遭遇,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对艺术家的误解。而“入蜀但听猿”则描绘了贾岛流亡后的孤独与寂寞,蜀地的猿声成为了他内心孤独的象征。最后一句“唯馀赋鵩言”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屈原的哀伤自喻,表达了对历史、对命运的深切感慨。
全诗通过对贾岛诗作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艺术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诗歌价值的反思。
《读贾岛集》的作者是谁?
A. 齐己
B. 贾岛
C. 屈原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离秦空得罪”是指什么?
A. 离开故乡
B. 遭受误解
C. 进入蜀地
D. 诗歌被遗忘
诗中“入蜀但听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希望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