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时间: 2025-07-12 01:28:34

诗句

後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寒。

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

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

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

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28:34

原文展示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后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寒。
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
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
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
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

白话文翻译

回头看,江水已经远去,前方山峦看上去像是寒冷的模样。
船桨向前划动,靠岸时又回旋,天水的尽头似乎没有尽头。
帘子愉悦地飘入绝顶的崖壁,船只惊讶地碰到了潜伏的石头。
东方的曙光还未明亮,北风吹来,寒冷更加寂静。
岸边的草木似乎无所畏惧,向人们展示着晴朗的碧空。

注释

  • 后顾:回头看。
  • :斜视,侧目。
  • :划船的桨。
  • 自回:自行回旋,形容船靠近岸边的状态。
  • 绝巘:高峻的山崖。
  • :惊讶,震惊。
  • 潜石:水下的石头,隐秘而不易察觉。
  • 东暾:东方的太阳,曙光。
  • :淡薄,微弱。
  • 向人弄晴碧:向人们展现清澈的碧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擅长诗歌和词作。其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为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本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多次游历江南水乡,感受自然的美好,诗中描绘了一幅江水与山峦相互映衬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诗人在行船过程中,既感受到了江水的浩渺,又目睹了山峦的巍峨,形成了水与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开头的“后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寒”展现出一种旅途的孤寂与思索,江水远去,山峦如寒,似在描绘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一句则强调了船行的无尽,江水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探索。接下来的“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则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出舟行中的惊喜与意外,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最后两句“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则是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岸边的草木无忧无虑,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乐观。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后顾江已远:回头看江水,已经远去,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思考。
  2. 前睨山若寒:前方的山峦在寒风中显得冷峻,暗示了旅途的孤独感。
  3. 棹进岸自回:船桨向前划动,靠近岸边时又不由自主地回旋,表现出一种犹豫和不确定。
  4. 天水未有极:天与水的交接处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无尽的探索。
  5. 帘欣入绝巘:船帘轻轻飘入高峻的山崖,表现出一种愉悦的心情。
  6. 舟愕触潜石:船只惊讶地碰到水下的石头,生动地描绘出航行中的意外。
  7. 东暾澹未熹:东方的晨曦尚未明亮,给人一种微弱而清新的感觉。
  8. 北吹寒更寂:北风吹来,寒气更显寂静,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9. 岸草不知愁:岸边的草木似乎无忧无虑,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10. 向人弄晴碧:向人们展示明朗的天空,表达出乐观自在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山若寒”比喻为冷峻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氛围。
  • 拟人:岸草“不知愁”,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乐观。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无尽的探索。
  • 山峦:代表着坚韧与孤独,暗示着内心的思考与沉淀。
  • :象征着行者,表达对自然的探索与对人生的感悟。
  • 草木:代表自然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棹进岸自回”指的是什么? A. 船靠岸的样子
    B. 船桨的使用
    C. 船的速度

  2. 诗中“岸草不知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与无忧
    C. 思念

  3. “东暾澹未熹”中的“暾”指代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描绘雪中孤舟的情景,与本诗有相似的孤寂意境。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现出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有深沉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杜甫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深沉,而杨万里则更加轻松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练子二首 其一 对饮 捣练子 捣练子 次南唐后主韵二首 其一 捣练子 喜秋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忆梅 捣练子 捣练子 其二 春思 捣练子 其三 庐州光华寺旅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思暮念 陈弊 帮派 离本依末 麻字旁的字 妍蚩 而字旁的字 鼻洞 旡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赳武 轻动干戈 木字旁的字 包含藉的词语有哪些 金断觿决 重葩累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