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2:02
《更漏子 寄君晦》
——沈宜修
旧愁新,新梦去。长恨画帘莺语。
堤草软,野花轻。随帆送棹行。
鸾镜掩,翠蛾敛。襟袖空馀泪点。
生别恨,伴销魂。风吹月照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旧愁和新梦的纠葛,思念之情如莺鸟在画帘间歌唱般悠长。堤岸的草柔软,野花轻轻摇曳,随着船帆的行驶而飘荡。镜子掩映,翠色的眉妆也收敛,留下的是衣袖上空余的泪点。生离死别的愁苦,伴随着心魂的消散,风轻轻吹拂,月光照耀着那扇门。
沈宜修,明代词人,以词风清丽和情感细腻著称。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挣扎。
《更漏子 寄君晦》创作于沈宜修的晚年,正值他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错之际,这首词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离别的苦涩,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心中的无奈。
《更漏子 寄君晦》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旧愁与新梦的思考。开篇“旧愁新,新梦去”,即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在词的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堤岸的柔软草地和轻盈的野花,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柔美的自然景象。这种美感与内心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恋。
“鸾镜掩,翠蛾敛”一句,展现了女性的妆容与隐秘情感,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心情的复杂。随着“襟袖空馀泪点”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泪点成为了离别情绪的具象化表达,展现了沈宜修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最后一句“风吹月照门”,既是写景,也是情感的延续,月光的清冷与风的轻柔,映衬着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感受。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沈宜修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底和对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心灵的孤独。
诗中的“旧愁新”指的是什么?
“鸾镜掩,翠蛾敛”中的“翠蛾”指的是什么?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