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8: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8:12:48
石人问枯椿,何时汝发华。
枯椿怒石人,何得口吧吧。
石人呵呵笑,枯椿吐异葩。
红霞辉玉象,白玉碾金沙。
借问通玄士,何人不到家。
石头人问枯萎的椿树,你何时会开花呢?
枯萎的椿树愤怒地对石头人说,你凭什么这样说话?
石头人哈哈大笑,枯椿却吐出奇异的花朵。
红色的霞光照耀着玉石的形象,白玉碾磨着金沙。
请问那些通达玄理的士人,谁又能真正归家呢?
作者介绍:
释道震,宋代高僧,以诗歌和哲学著称。他的诗作常常结合佛教思想,探索人生的意义和自然的法则。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逐渐深入人心的时期。诗人在与世俗的对话中,试图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价值。
这首诗通过石人和枯椿的对话,展现了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的哲学思考。石人代表了外在的世界,枯椿则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反抗。诗的开头,石人询问枯椿何时开花,似乎在质疑生命的意义。而枯椿的愤怒则表达了对这种质疑的反抗,显示出生命即使在枯萎中仍有怒火与希望。
随着情节的发展,石人笑着看到枯椿吐出奇异的花朵,这不仅是对生命顽强的赞美,也是对世俗观念的挑战。最后两句以瑰丽的意象对比了红霞与白玉,表现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丰盈。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仍要保持内心的生机与希望。诗人在最后一句以“借问通玄士,何人不到家?”引发读者思考,真正的归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逐句解析:
石人问枯椿,何时汝发华。
石人质疑枯椿的生命力,问它何时能重新开花。
枯椿怒石人,何得口吧吧。
枯椿愤怒回应石人,表达对质疑的反感。
石人呵呵笑,枯椿吐异葩。
石人轻视的笑声与枯椿的反击形成鲜明对比,枯椿依然能够创造美丽的花朵。
红霞辉玉象,白玉碾金沙。
描述了自然的美景,强调生命的丰富多彩。
借问通玄士,何人不到家。
反思真正的归属和内心的归宿,质问那些通达哲理的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以及内心的归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寻找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石人和枯椿的对话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借问通玄士,何人不到家。”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