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六州歌头》

时间: 2025-04-27 15:19:20

诗句

石城虎踞,形势本嵯峨。

从头算,兴亡事,且高歌。

汉方瘥。

吴会三分地,萧梁末,台城破。

南唐继,琼枝好,亦烟萝。

六代悤悤覆辙,相寻遍、天意无颇。

叹明都终始,王业暗消磨。

安乐成窝。

竟同科。

后三百载,移清祚。

瞻双阙,奠陵阿。

烽燧举,侵陵急,恨强倭。

赖人和。

区宇重收复,萧墙衅,又干戈。

中夜起,心如捣,手频搓。

怊怅春秋佳日,繁华梦逝等流波。

但凭高眺远,霜气下寒柯。

有恨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9:20

原文展示:

六州歌头
作者:汪东 〔清代〕

石城虎踞,形势本嵯峨。
从头算,兴亡事,且高歌。
汉方瘥。吴会三分地,萧梁末,台城破。
南唐继,琼枝好,亦烟萝。
六代悤悤覆辙,相寻遍天意无颇。
叹明都终始,王业暗消磨。
安乐成窝。竟同科。
后三百载,移清祚。
瞻双阙,奠陵阿。
烽燧举,侵陵急,恨强倭。
赖人和。区宇重收复,萧墙衅,又干戈。
中夜起,心如捣,手频搓。
怊怅春秋佳日,繁华梦逝等流波。
但凭高眺远,霜气下寒柯。
有恨如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雄伟的城池,象征着国家的兴亡变迁。开头提到石城的险要地势,接着回顾汉朝的恢复与吴、会三国的地分,以及南唐的继承和兴衰。诗人在感叹历史的无常与王朝的更迭,看到繁华如梦,最终只剩下对历史的无奈与惋惜。结尾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与忧虑。

注释:

  • 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像老虎一样坐镇。
  • 兴亡事:指国家的兴衰变迁。
  • 萧梁:指南朝的梁朝,历史上曾经强盛但最终败落。
  • 琼枝:比喻美好的事物,南唐的繁华。
  • 烽燧:指烽火台,古时用于传递敌情。
  • 恨强倭:对外敌(如倭贼)的仇恨。
  • 萧墙:指内乱或内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历史兴亡,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以历史为镜,反思当时的局势,表达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奈。

诗歌鉴赏:

《六州歌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汪东通过对历史兴亡的回顾,展现了国家的沧桑变迁。诗中描绘的石城,既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国土,也隐喻了历史上无数的兴衰轮回。诗人在细腻的笔触中,勾勒出汉、吴、南唐等历史节点,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显示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使得诗作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尤其“叹明都终始,王业暗消磨”一句,展现了对历史遗忘与无情的深刻反思。诗人所感受到的“怊怅春秋佳日”,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深切哀叹。

在形式上,诗中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使得诗句音韵铿锵,富有节奏感。这种艺术风格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得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了石城的地势,暗示了国家的根基。
  • “从头算,兴亡事,且高歌”,以歌声掩饰对历史的忧虑。
  • 中间部分回顾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结尾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情感由宏观转向微观,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的命运比作梦境,强调历史的无常。
  • 对仗:如“安乐成窝。竟同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历史事件的列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兴亡的无常。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城:象征着坚固的国土与历史。
  • 琼枝:代表繁华美好的事物。
  • 烽燧:象征着战争与动乱。
  • 寒柯:比喻人生的冷清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踞”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坚固的城池
    • C. 荒凉的山野
  2. “怊怅春秋佳日”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满足
  3. 诗中提到的“恨强倭”是指什么?

    • A. 内部争斗
    • B. 外敌侵扰
    • C. 家庭矛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二者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了社会的沧桑变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

通过这些资料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六州歌头》这首诗的内涵与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六首 其一 菩萨蛮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 秋夜,回文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 其三 柘塘春步 菩萨蛮·绿波碧草长堤色 菩萨蛮 元夕 其二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瘦如柴 包含莽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天底下 假物为用 川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酬拜 泰来否极 豕字旁的字 和孺 包含盥的词语有哪些 奋勇直前 见字旁的字 疲懈 趋吉避凶 冰结尾的成语 颂古非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