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5:35
减字木兰花·鸡儿画曲
作者: 仇远 〔宋代〕
鸡儿画曲。处处筝鸣雨屋。
十载重游。柳外啼乌也怨秋。
粉楹醉墨。燕去楼空人不识。
醉踏花阴。错认人家月下门。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画面:小鸡在画曲,四处传来筝声,雨落在屋顶上。十年之后重游故地,听到柳外的乌鸦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对秋天的怨恨。粉色的柱子在醉酒中被墨水染上,燕子飞走后,楼阁空旷,行人已无知音。醉酒中我踏入花阴,却误认了人家的月下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仇远,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词风受到南宋词的影响,常以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仇远的某个重游之际,表达了他对往昔记忆的追溯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背景中可能暗含了对故乡、旧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减字木兰花·鸡儿画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丰富而又细腻的内心世界。开篇的“鸡儿画曲”既是一个简单的场景,却蕴含了温暖与童趣,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的“处处筝鸣雨屋”,则通过音乐与雨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感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美好和当下的孤独。
“十载重游”这一句转折,既是时间的跨越,也是情感的回归,仇远在此表达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尤其是“柳外啼乌也怨秋”,乌鸦的啼叫与秋天的凋零相结合,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孤寂与惆怅。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粉楹醉墨”和“燕去楼空人不识”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特别是“燕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而“人不识”则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中被遗忘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现实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孤独感的深切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仇远
D. 苏轼
词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筝
C. 笛
D. 琴
“十载重游”中“十载”指的是多长时间?
A. 十天
B. 十年
C. 十月
D. 十个世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