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2:13
曹娥十四死长江,江水连潮万里长。
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
一江鱼鳖浮尸出,八尺龟螭卧绢黄。
总为金钗收正气,可怜枭獍绕爷娘。
曹娥在长江边上十四岁便去世,江水连绵不绝,流淌万里。
精卫鸟定会向渤海报仇,子胥又岂止是因为钱塘而愤怒。
一江的鱼和鳖浮现尸体,八尺长的龟和螭鱼卧在黄色的绢布上。
这都是因为金钗的缘故,从而收回了正气,令人怜惜的是那些枭獍在父母身边徘徊。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晦,号青藤,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常以豪放、奔放著称,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苦闷之时。诗人通过曹娥的故事,表现对正义的渴望和对悲剧的感慨。
《曹娥祠》是徐渭对传说故事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尊崇。首句通过曹娥的悲惨命运引入,既表现她的英勇,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其次,诗中提到的精卫和子胥,分别象征着对冤屈的执着与对父母的无私之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悲壮。
在意象的运用上,徐渭通过“江水”、“鱼鳖”、“龟螭”描绘了死亡与自然的交融,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人间的凄凉。最后一句提及“金钗”,既是对曹娥身世的追忆,也是对正义的呼唤,表现了对美德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展现了徐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光辉的推崇。
整首诗表现了对正义的渴望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传递出对人性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曹娥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精卫”象征着什么?
“金钗”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徐渭的《曹娥祠》更注重对人性的悲悯与社会的批判,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