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7
中秋风雨剧凌冯,拂闷觥筹倒一朋。
绿桂隔年疏彩晕,银毬终夜断长绳。
泥深水掌花边鸭,帽落霜颠影外僧。
醉后忽呼长剑看,赤鳞乘涨欲飞腾。
中秋的夜晚,风雨猛烈地袭来,打乱了聚会的欢愉。酒杯碰撞的声音中,朋友们的热闹被淹没。
青色的桂花隔年才开,花香淡薄如彩晕;银色的圆月彻夜难得,似乎要将长长的绳子断开。
泥泞的水边,花丛中游荡着鸭子,僧人失落的帽子在霜冷的山顶映出影子。
我酒后猛然呼唤长剑,似乎要乘风而起,像那跃动的赤鳞鱼一般。
徐渭(1521-1593),字子晋,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作于中秋时节,正值风雨交加之际,诗人借助这种自然现象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徐渭的《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中秋夜的独特氛围。在风雨交加的背景下,诗人并没有沉浸于悲伤,而是以一种洒脱的态度,表达了对朋友聚会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象的思索。
诗的开篇即以“中秋风雨剧凌冯”引入,极具冲击力,展现了秋季的狂风暴雨,打破了节日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酒席上的热闹场面,然而这种热闹在风雨中显得格外脆弱,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绿桂隔年疏彩晕”,通过对桂花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醉后忽呼长剑看,赤鳞乘涨欲飞腾”则是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冲动,象征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聚会的珍惜,也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中秋团圆的渴望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绿桂”指的是什么?
A. 菊花
B. 桂花
C. 桃花
D. 牡丹
诗人通过“赤鳞乘涨欲飞腾”表达了什么?
A. 对酒的渴望
B. 对自由的追求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敬畏
“中秋风雨剧凌冯”中的“剧”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安静
B. 稀少
C. 强烈
D. 温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