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1: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1:10:47
《国风·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日月高悬,光照大地。
这样的一个人啊,何以不见古时的踪影?
怎能保持永恒?难道不应该关注我吗?
日月高悬,照耀大地。
这样的一个人啊,何以不相亲近?
怎能保持永恒?难道不该回报我吗?
日月高悬,自东方升起。
这样的一个人啊,品德和声望都不佳。
怎能保持永恒?可能会被遗忘。
日月高悬,自东方升起。
父亲啊母亲啊,抚养我却未曾成人。
怎能保持永恒?对我也无言相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多次提到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时间、生命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国风·邶风》为《诗经》中的一部分,作者不详,通常被归类为先秦时期的民间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生活的感慨,特别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本诗通过日月的意象表达了对人际关系无常的感叹。日月作为时间的象征,从不同的角度照耀着大地,寓意着生命的流逝与变化。诗中反复提到“胡能有定”,强调了人事的变迁与不确定性,体现了诗人对稳定关系的渴望与无奈。通过“父兮母兮”一句,表达出对亲情的渴求与失落。全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古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日月的变化象征人际关系的无常,表达了对稳定关系的渴望与失落,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与时间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日居月诸”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和月亮
B. 诗人
C. 大地
诗中反复提到“胡能有定”,其意为何?
A. 生活稳定
B. 人际关系无常
C. 自然规律
诗中提到的“父兮母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父母的感激
B. 对亲情的渴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国风·卫风·淇奥》相比,《日月》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而《淇奥》则更多地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期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