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 其一 寄研荪金陵》

时间: 2025-05-19 17:10:53

诗句

虎踞龙蟠,如此江山,抑何壮哉。

想招邀王葛,过朱雀桁,提携任沈,上凤皇台。

鸢线催军,钓丝量水,千载南朝事可哀。

今何世,更轮飙壶电,相逼而来。

邦衡当世交推。

但玉尘丝囊未是才。

况罗池蕉荔,黄巾如蚁,辽阳松杏,白骨成灰。

饭颗交情,广明时事,远寄江南驿使梅。

君应忆,忆潼关月落,华岳云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7:10:53

原文展示:

虎踞龙蟠,如此江山,抑何壮哉。想招邀王葛,过朱雀桁,提携任沈,上凤皇台。鸢线催军,钓丝量水,千载南朝事可哀。今何世,更轮飙壶电,相逼而来。邦衡当世交推。但玉尘丝囊未是才。况罗池蕉荔,黄巾如蚁,辽阳松杏,白骨成灰。饭颗交情,广明时事,远寄江南驿使梅。君应忆,忆潼关月落,华岳云开。

白话文翻译:

这一方江山如虎踞龙蟠般雄伟,真令人感慨壮丽啊。我想邀请王葛,跨过朱雀桥,携手任沈,一同登上凤皇台。如今战争如同鸢线般紧迫,钓丝般量着水,千年来南朝往事让人感到悲哀。如今这个时代,电闪雷鸣,纷纷而来。国家间的交往推崇邦衡,但那些玉尘丝囊却不算是真正的人才。更何况罗池的蕉荔,如同蚂蚁般无数,辽阳的松杏,早已化为白骨。饭粒般的交情,广泛明了的时事,远寄江南的驿使梅花。你应该会想起,潼关月落,华岳云开时的情景。

注释:

  •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气势磅礴。
  • 朱雀桁:指的是朱雀桥,古代重要的交通路径。
  • 凤皇台:古代名胜,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
  • 鸢线催军:比喻军队行动迅速。
  • 千载南朝事可哀:感叹南朝历史的悲剧。
  • 邦衡:国家间的交往和关系。
  • 玉尘丝囊:形容那些看似华丽但实质不具才华的人。
  • 潼关月落,华岳云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暗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清朝末年,崇尚传统文化,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历史和人文情怀。其诗风豪放而深沉,常以个人经历与国家兴亡相结合,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山壮丽与历史故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索,借古喻今,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 其一 寄研荪金陵》通过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山的热爱与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开篇以“虎踞龙蟠”描绘江山的雄伟,表达了对国家壮丽的赞美,紧接着引入古代人物王葛与任沈,意在强调历史的延续与人际交往的珍贵。

全诗运用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如“鸢线催军”表现了战争的紧迫感,以及“千载南朝事可哀”的历史沉重感,显示出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悲凉。尤其是“玉尘丝囊未是才”的感慨,反映了对现实中人才匮乏的失望。

最后,诗人通过对潼关月落、华岳云开的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厚而真挚。整首诗在豪放中透着细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与强烈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踞龙蟠,如此江山,抑何壮哉。

    • 形容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叹其伟大。
  2. 想招邀王葛,过朱雀桁,提携任沈,上凤皇台。

    • 想邀请历史名人共游名胜,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3. 鸢线催军,钓丝量水,千载南朝事可哀。

    • 通过战争的紧迫感,感叹南朝的历史悲剧。
  4. 今何世,更轮飙壶电,相逼而来。

    • 描述当今局势的紧张与复杂。
  5. 邦衡当世交推。但玉尘丝囊未是才。

    • 强调当今人才的重要性与缺乏。
  6. 况罗池蕉荔,黄巾如蚁,辽阳松杏,白骨成灰。

    • 描述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7. 饭颗交情,广明时事,远寄江南驿使梅。

    • 表达与友人的情谊及对时事的关心。
  8. 君应忆,忆潼关月落,华岳云开。

    • 最后呼唤友人共同回忆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鸢线催军”,将军队的迅速行动比作鸢线。
  • 拟人:通过“饭颗交情”赋予交情以物质形象,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加工整,如“黄巾如蚁,辽阳松杏”。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祖国的壮丽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蕴含着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踞龙蟠:象征国家的强盛与安定。
  • 朱雀桁:代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凤皇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 潼关月落:寄寓对故乡的思念。
  • 黄巾如蚁:象征乱世中的无数小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虎踞龙蟠”主要形容什么?

    • A. 江山壮丽
    • B. 人才辈出
    • C. 友谊深厚
  2. 诗中提到的“潼关月落”意味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历史悲剧
    • C. 思乡之情
  3. “鸢线催军”中“鸢线”比喻什么?

    • A. 友谊
    • B. 战争
    • C. 风景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樊增祥《沁园春》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樊增祥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人际关系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须江驿诗后 题瘦牛岭 题诗口铺 题师吴堂 题七星岩 题绿阴堂 题凉峰 题金沙驿 题化度寺竹间亭 题凤凰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游的词语有哪些 碧空万里 心满意足 满身是胆 色字旁的字 偏裼 随时施宜 日字加二笔常用字汇总_日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儿字旁的字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毛笔王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及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技巧 二字旁的字 米部首常用字汇总_米部首汉字详解 亅字旁的字 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栀的繁体字怎么写?栀的繁体字书写详解 避世绝俗 巾字旁的字 进退消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