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58:54
蝶恋花 其三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枯坐冥心疑入定。
电火飙轮,历历华鬓影。
昨夜星辰天路近。
断云和梦迷山枕。
泪滴苔衣侵石镜。
绿满江潭,不浣残红印。
杜宇啼春春未醒。
涓涓暗水流花径。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孤寂中沉思的情境,仿佛已经入定。电光闪烁,风卷云涌,映照出那华丽的鬓发影子。昨夜的星辰仿佛就在身边,天路近在咫尺。断断的云朵与梦境交织,迷失在山间的枕边。泪水滴落在苔藓衣衫上,浸湿了石镜。江潭满是绿意,却不再打理那残留的红印。杜鹃声声啼叫,春天尚未苏醒。细细的暗流在花径中悄然流淌。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细腻、情感丰富的诗作而闻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心灵的孤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孤独。
《蝶恋花 其三》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人在孤独的状态下,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迷茫与思索。首句“枯坐冥心疑入定”,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诗人静坐,心中疑惑,似乎在与自己对话,反映出一种哲学上的沉思。接下来的“电火飙轮,历历华鬓影”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激烈与人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冲击。
“昨夜星辰天路近”一句,则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星辰与天路象征着希望,但“断云和梦迷山枕”又把这种希望渲染上了几分朦胧与迷惘。泪水滴落在苔衣上,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惆怅。最后的“涓涓暗水流花径”则是对生命流逝的隐喻,细水长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持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孤独的反思,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对立与和谐。
诗中“枯坐冥心疑入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泪滴苔衣侵石镜”中,苔衣和石镜象征了什么?
整首诗最主要的主题是什么?
《蝶恋花》 vs. 《春望》**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但《蝶恋花》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而《春望》则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两者在意象上各有千秋,前者使用了更多自然景象,后者则着重于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