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0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00:28
邑赋才三里,邑居未百家。
走往问官吏,迎送礼何差。
今年河口决,县令沉水涯。
一尉久不补,广文署坐衙。
有民如鸟兽,何况少菽麻。
念此清盛时,地复近京华。
乃令不学人,等官如泥沙。
哀此妇子困,彼死将谁嗟。
中夕念东南,河患遍潦洼。
将毋同此邑,而又万里遐。
心魂伤谡谡,注目寒原花。
这座小城仅有三里,居住的人家还不到一百户。
我走去问官吏,迎送礼品有什么区别呢?
今年河口决堤,县令也沉溺在水中。
一个尉官长时间没有补任,广文署里空荡荡。
百姓像鸟兽一样无所依靠,何况连些许的谷物也稀少。
想到这个清明的盛世,土地却离京城越来越近。
于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官职像泥沙一样多。
哀叹这些妇女和孩子困苦,谁又会为那些去世的人感到惋惜呢?
在深夜里思念东南,河水泛滥成灾。
难道要和这个地方一样,远在万里之外吗?
心灵深处感到悲伤,目光落在寒冷的原野花朵上。
刘子壮,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叙事见长,擅长表现社会民生困境,强调人文关怀。
《兴济》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小城镇的现状,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和对官员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问题。
《兴济》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城镇的悲惨现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对比,展现了百姓的困苦与官员的无能。开头几句直接点出城镇的萧条,接着用“问官吏,迎送礼何差”来讽刺官员们在礼尚往来的繁琐中忘却了民生的疾苦。随着诗句的发展,河水泛滥与官员的失职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民众的无助。
诗中“有民如鸟兽,何况少菽麻”的句子尤为动人,生动地描绘了百姓在灾难面前的无奈与绝望。刘子壮通过对“妇子困”的哀叹,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深刻的同情与怜悯。同时,诗人对“清盛时”的回忆,显示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忧虑,表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兴济》通过描绘小城镇的困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与对无能官员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
诗中“有民如鸟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提到的“河口决”暗示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