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6:15
金缕曲 丁卯春日初游西湖
作者: 邓瑜 〔清代〕
第五桥边去。绕横堤残山剩水,柳髡如许。我与西湖初识面,风景凄清细数。有几带望中烟树。岳鄂王坟苏小墓,信英雄儿女分千古。移画舫,向何所。水天别映孤山路。放中流斜阳影淡,一枝柔橹。乍听钟声风外落,知在云深深处。又背转苹洲菱渚。留得残荷依弱盖,可怜红犹作凌波步。闲意态,问鸥鹭。
我沿着第五桥边走去,四周的残山和水面环绕着横堤,柳树的枝条如同刚刚修剪过。我第一次与西湖相遇,细数着这凄清的风景,烟雾缭绕的树木隐约可见。岳飞的墓和苏轼的小墓,英雄的儿女让千古传颂。我们划着画舫,沿着水面向何处而去。水天相接的孤山路,映照着斜阳的淡影,轻轻摇橹。一阵钟声忽然从风中传来,知道它在深云深处。再回头看苹洲和菱渚,残荷依然留在弱水之上,可怜那红色的花瓣,依旧在波上轻舞。心中闲适,向鸥鹭询问。
作者介绍:邓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作品多为诗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丁卯年春,诗人初游西湖,感受到西湖春日的美丽与清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金缕曲 丁卯春日初游西湖》是邓瑜对西湖春日美景的生动描绘,诗中融入了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双重感怀。诗的开头以“第五桥边去”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西湖的景色中。随着描写的深入,柳树的修剪、烟雾缭绕的树木、岳飞和苏轼的墓地,都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清新与历史的厚重。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悠远的,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对历史的深思。尤其是“乍听钟声风外落,知在云深深处”一句,钟声的遥远与隐秘,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令人心生感慨。这种意境使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增添了历史的深度与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西湖春日美景的赞美,同时借历史人物的追思,体现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美景的描绘
C. 对自然的热爱
D. 以上都是
“乍听钟声风外落”中,钟声的隐喻是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历史的回响
C. 生活的节奏
D.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岳鄂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轼
B. 岳飞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