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2:20
石州慢
白朴 〔元代〕
千古神州,一旦陆沉,高岸深谷。梦中鸡犬新丰,眼底姑苏麋鹿。
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岁暮意何如,快秋风茅屋。
幽独。疗饥赖有商芝,暖老尚须燕玉。白璧微瑕,谁把闲情拘束。
草深门巷,故人车马萧条,等闲瓢弃樽无绿。风雨近重阳,满东篱黄菊。
在这千古的神州大地,转眼间却陷入了灾难,崇高的山岸和深邃的山谷也受到了波及。梦中常见的鸡犬声和丰收的景象,现在只在眼底的姑苏和麋鹿之间浮现。
少陵的老者,手杖支撑着,悄然漫步于江边,几次因心中的苦闷而默默哭泣。岁末的情意如何呢?在这凉爽的秋风中,孤独地住在茅草屋里。
幽独地生活着,饥饿的时候靠商芝来疗饥,年老时还需燕玉来温暖。白璧虽有些瑕疵,谁又会把这种闲适的情绪束缚住呢?
草深的小巷,老朋友的车马已然冷清,似乎很随意地就将酒樽和绿酒弃置一旁。风雨将近重阳,满东篱的黄菊正是时节。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诗人,与关汉卿、郑光祖并称为“元曲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白朴所作《石州慢》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石州慢》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诗人在其中展现了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开篇以“千古神州,一旦陆沉”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反映出国家的衰败与民众的苦难。接着,诗人通过对“梦中鸡犬新丰”的描绘,表现出对往日安宁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描绘少陵老者的孤独时,诗人通过“杖藜潜步江头”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老年人的无助与孤独感。他几次“饮恨吞声哭”的情感溢于言表,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岁暮意何如,快秋风茅屋”,在此处,诗人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简单却又孤独的接受。接下来的“疗饥赖有商芝,暖老尚须燕玉”,则揭示出在困境中依然对生活的期待与依赖。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从“白璧微瑕”到“草深门巷”,都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最后的“风雨近重阳,满东篱黄菊”则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深刻而又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落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人传达出一种深切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石州慢》的作者是谁?
“千古神州,一旦陆沉”中的“陆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少陵野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白璧微瑕”中的“白璧”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