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41
作者: 白朴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
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
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
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
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
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
对西风谁兴招魂,梦里行云消息。
秋霜映照着清澈的水面,霞光送走了晚霞,仿佛描绘出江南江北的美丽景色。
满眼望去,群山环绕着故国,依稀可闻三阁的余香,六朝的遗迹仍在。
有那庭园花木的遗谱,令人因哀伤的声音而感到惋惜。
想当年天子无忧无虑,自古以来,佳人是多么难得。
惆怅之情如同龙沉入宫井,石头上留下的啼痕,犹如沾染了胭脂的红湿。
时光荏苒,去到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满地狼藉。
恨青溪的水还留在这里,渺茫的城边烟波空寂。
对着西风,谁能唤回那逝去的灵魂,梦中行云的消息又从何而来?
作者介绍: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元代初期,致力于发展杂剧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丰富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而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夺锦标》作于白朴的晚年,时代背景是元朝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衰退,诗人通过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夺锦标》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怀古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的开头以“霜水明秋”引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意境清幽而明朗。接着,诗人通过“满目山围故国”来强调对故国的思念,历史的沉淀在“三阁余香”和“六朝陈迹”中显现出来,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历史感。
诗中的情感由怀古转为惆怅,特别是“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一句,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及对现状的无奈。诗人在“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中,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孤寂。
诗的最后几句“对西风谁兴招魂,梦里行云消息”含蓄而富有哲理,似乎在问,谁能唤回那逝去的往事?梦境中的行云又能带来怎样的消息?这种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渺茫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深邃意蕴。
总的来说,《夺锦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
描绘秋天的景象,水面在霜的映照下清澈明亮,晚霞照耀的天空仿佛描绘了江南江北的美丽画卷。
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
眼前的景色被山环绕,故国的痕迹依然存在,三阁的余香和六朝的遗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
有些庭院花木的遗谱,哀伤的声音令人感到惋惜,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
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
追忆当年,天子是无忧无虑的,然而佳人却自古以来难得,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稀缺。
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惆怅之情如同龙沉入深井,石头上的啼痕仿佛沾染了胭脂,传达了失去的美好。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
时光流逝,去到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满地,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叹息。
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
对于青溪的留恋,让人感到重城的烟波空寂,充满了孤独感。
对西风谁兴招魂,梦里行云消息。
对着西风,谁能唤回那逝去的灵魂,梦中行云的消息又能带来什么?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追思与渴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故国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霜水明秋”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自古佳人难得”中“佳人”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人
B. 好酒
C. 佳肴
D. 友人
“流水无情”中“无情”指的是什么?
A. 流水太快
B. 流水没有感情
C. 流水容易干涸
D. 流水会带走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