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4:35
游春十二首 其四
作者: 姚合 〔唐代〕
尘中主印吏,谁遣有高情。
趁煖檐前坐,寻芳树底行。
土融凝墅色,冰败满池声。
渐觉春相泥,朝来睡不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繁忙尘世的官吏,感叹自己为何能有如此高尚的情感。在温暖的屋檐下静坐,或是在盛开的花树下漫步。地面已然融化,使得别墅的颜色更加鲜明,池塘中的冰已融化,发出声响。渐渐地,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早上醒来时却感到无比疲惫。
作者介绍:姚合(约一〇四一—一〇八零),唐代诗人,字子文,号谏垣,晚号白云山人。姚合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诗作多描写自然风景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之际,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之余对春日的向往与感叹。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而官吏的身份则让他在繁忙中感到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作为一名官吏,姚合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到疲惫,却又渴望春天带来的生机与美好。第一句“尘中主印吏”直接揭示了他的身份和所处环境,随之而来的“谁遣有高情”则流露出对高尚情感的追求与无奈。随着诗的展开,诗人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令人向往,但“朝来睡不轻”又反映了他内心的沉重与困扰。这种对比与冲突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既是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又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叹。姚合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生机与官场的沉闷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沉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印吏”是指什么?
“渐觉春相泥”中的“春”象征什么?
诗中“朝来睡不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