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6:23
流落逢明主,恩光集晚途。
题名惊手战,拜阁藉人扶。
枉辱三华组,终归一腐儒。
库书时取读,犹足补东隅。
在流落的日子里遇到了明君,得到的恩光照耀了我晚年的道路。
我的名字竟然引起了别人惊讶和争斗,拜访书阁时还得依赖他人扶持。
我白白受辱于三华的圈子,最后却只能沦为腐朽的书生。
偶尔从书库中取出书来阅读,至少还能填补我东隅的空白。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卧龙,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经历了宋朝的灭亡,内心深感忧国忧民,诗歌风格豪放而又沉郁,作品多涉及个人志向、国家命运和历史兴亡。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尽管曾有过辉煌的经历,但因政治上的失意与权力的失落,使他感到沮丧和无奈。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个人志向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馆中书怀》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政治理想的诗作。诗中,陆游以“流落逢明主”开篇,传达出对明君的渴望和对时局的叹息。他在晚年得到了恩光,但这份恩惠并未能改变他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接着,诗人用“题名惊手战”来形容因名声而引发的争斗,体现了当时士人之间竞争的激烈和社会的复杂。
“拜阁藉人扶”一句,既表达了他拜访书阁时的无奈,又暗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孤立与依赖。而“枉辱三华组,终归一腐儒”则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展现了士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尴尬与无奈。最后一句“库书时取读,犹足补东隅”,则是诗人虽已身处困境,但依然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寻求精神的慰藉,表现了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含蓄,情感上则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显示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思维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救赎,传达出对明主的渴望与对名利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主”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贤明的统治者
C. 诗人的老师
D. 诗人的父亲
“枉辱三华组”中“三华”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当时士人圈子
C. 诗人的家族
D. 一座山
诗中提到的“东隅”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人生的晚景和希望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书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诗中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陆游更多表达个人志向的失落感,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的苦难与百姓的疾苦。两者的作品都反映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但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