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44:10
兰溪棹歌(三首)
作者:汪广洋 〔明代〕
野凫晴踏浪梯平,
越上人家住近城。
箬叶裹鱼来换米,
松舟一个似梭轻。
在晴朗的天气里,野鸭在平静的水面上踏浪而行,
小船驶过,渐渐靠近城边的人家。
用箬叶包裹的鱼被拿来换米,
轻巧的松木小舟就像梭子一样灵活。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兰溪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兰溪棹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展现了兰溪的美丽风光和农村生活的宁静。首联“野凫晴踏浪梯平”,不仅描绘出晴朗的天气和波澜不惊的水面,更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野鸭在水面上游弋,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次联“越上人家住近城”则将自然与人居结合,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通过“人家”的出现,给人一种温暖的归属感。
后两句“箬叶裹鱼来换米,松舟一个似梭轻”则描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渔民的日常活动。用箬叶包裹的鱼,象征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助关系。小舟轻便,仿佛在与水面嬉戏,增添了诗歌的动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智慧,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依然令人心向往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兰溪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和谐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野凫”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中使用的“松舟一个似梭轻”中,"似梭轻"的作用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