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归耕叟》

时间: 2025-04-25 02:31:10

诗句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1:10

原文展示:

归耕叟
作者: 汪广洋 〔明代〕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看淡。诗人认为,如果被权贵的地位所累,那还不如在田园中耕耘,享受宁静的生活。谁能理解那种静谧的心境,和那种超然的情怀呢?在江边遇到雨停,穿过树林听到鸟鸣,喝酒畅饮,陶醉于此,愿意终老于这样的生活。

注释:

  • 轩冕:指高官显贵的地位与生活。
  • :诚然,确实。
  • 宁知:难道知道,表示疑问。
  • 静者意:指心境宁静的人所感受的意境。
  • 逢雨歇:指在江边遇到雨停的情景。
  • 陶然:陶醉于其中,心情舒畅的样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追求自然和简朴的生活,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思。
  •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与权力斗争使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愈加明显。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归耕叟》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的前两句“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权贵生活的否定,认为如果高位的生活成为负担,那不如选择在田园中耕作,享受恬淡的生活。这种思想反映了明代士人对官场规则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心境的珍视,强调这种心态与追求旷达情怀的不同,暗示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接着,诗人通过“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最后两句“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享受,也暗示了他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这种状态中度过余生。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充满了宁静与快乐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轩冕若为累:高官显赫若成负担。
    • 田园信可耕:那么田园生活确实可以耕作。
    • 宁知静者意:谁能理解那种宁静的内心感受。
    • 不类旷达情:这与那种超然的情怀不同。
    • 过江逢雨歇:在江边遇到雨停。
    • 穿林闻鸟鸣:穿过树林,听到鸟儿的鸣唱。
    • 得酒亦复醉:有酒可饮,便再次沉醉。
    • 陶然终此生:陶醉于此,愿意终老于此。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轩冕与田园)、意象描绘(鸟鸣、雨歇)等,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彰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权力名利的拒绝,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安宁、自由的生活。
  • 轩冕:象征权力与名利的束缚。
  • 雨、鸟鸣:自然景象,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宁静的心境。
  • :象征人生的乐趣与陶醉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轩冕”指的是什么?

    • A. 田园生活
    • B. 高官显贵
    • C. 自然风光
    • D. 人生哲理
  2.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态度是?

    • A. 以物质为重
    • B. 渴望与向往
    • C. 逃避现实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其作品更强调隐逸的情怀;而汪广洋的《归耕叟》则更突出对宁静与自由生活的渴望,表达出对繁华的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美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建安雪 题传神 渔家 蔬圃 怀旧六首 其四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 寄子虡 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 舍东追凉 开岁愈贫戏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丹帱 鼻字旁的字 困局 目秀眉清 镸字旁的字 缓报 狼窝虎穴 丶字旁的字 秋星 包含缛的词语有哪些 驿兵 诚恐诚惶 里字旁的字 千金一笑 兼朱重紫 敌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