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陆放翁集》

时间: 2025-07-27 09:10:08

诗句

叹老嗟卑却未曾,转因贫病气崚嶒。

英雄学道当如此,笑尔儒冠怨杜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10:08

原文展示: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清代〕 叹老嗟卑却未曾,转因贫病气崚嶒。 英雄学道当如此,笑尔儒冠怨杜陵。

白话文翻译: 虽然未曾叹息年老位卑,却因贫病而气节高峻。 英雄学习道义应当如此,嘲笑那些儒生只会怨恨杜陵。

注释:

  • 叹老嗟卑:叹息年老和地位低下。
  • 气崚嶒:气节高峻,形容人的气概不凡。
  • 儒冠:指儒生,读书人。
  • 杜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此处可能指杜甫,因其曾居杜陵,故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阅读陆游(陆放翁)的诗集后有感而发,表达了对陆游不以个人境遇为意,坚守道义的敬佩,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儒生抱怨现状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陆游的赞颂,展现了梁启超对英雄人物的崇高评价。诗中“叹老嗟卑却未曾”一句,直接表达了陆游不以个人境遇为意的态度,而“转因贫病气崚嶒”则进一步强调了陆游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气节。后两句“英雄学道当如此,笑尔儒冠怨杜陵”则是对陆游的肯定,同时也是对那些只会抱怨而不实际行动的儒生的讽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梁启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弊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叹老嗟卑却未曾”:表达了陆游不因年老和地位低下而叹息,显示出他的超然态度。
  2. “转因贫病气崚嶒”:即使在贫病中,陆游的气节依然高峻,不屈不挠。
  3. “英雄学道当如此”:梁启超认为英雄学习道义应当像陆游这样,坚守原则。
  4. “笑尔儒冠怨杜陵”:讽刺那些只会抱怨现状的儒生,不如陆游那样实际行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叹老嗟卑”与“转因贫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气崚嶒”比喻陆游的气节高峻,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英雄人物在困境中坚守道义的精神,同时讽刺那些只会抱怨而不实际行动的儒生。通过对比,梁启超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气节的价值。

意象分析:

  • “叹老嗟卑”:表达了陆游不以个人境遇为意的态度。
  • “气崚嶒”:比喻陆游的气节高峻,形象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气崚嶒”形容的是什么? A. 陆游的气节 B. 陆游的贫困 C. 陆游的疾病 答案:A

  2. 梁启超在诗中讽刺的是哪类人? A. 英雄人物 B. 儒生 C. 贫病之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与梁启超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在困境中坚守道义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梁启超全集》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用梁权郡韵饯春) 山墅 得祠 湖山纪游 其二 赠背书人王生 送胡兄归岳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木兰花慢(吴尚书宴客涟沧观,即席用韵) 雪后梅边 送史子贯归观且迎妇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隐隐约约 鳥字旁的字 鬼哭神惊 停节 鹿皮苍璧 包含琴的成语 昧视 户字头的字 包含懿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水月镜像 鸿都买第 建之底的字 雍容大度 黍字旁的字 稳操胜算 私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