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10
初涉彭城道,清明景色芳。
梨花白灿灿,柳叶绿行行。
远岫云中见,孤村埃外藏。
春风亦不恶,暂释利名缰。
我首次走上彭城的道路,看到的清明时节景色美好。
梨花开得白皙灿烂,柳叶青翠摇曳。
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孤独的小村庄隐藏在尘土之外。
春风也是温柔的,暂时解开了对名利的束缚。
诗中提到的“清明”不仅指节气,还与祭祀、扫墓等传统文化有关,代表着对故人的怀念和春天的希望。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作者介绍:饶与龄是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作者借此机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彭城道,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初涉彭城道,清明景色芳”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春景的欣赏。接下来的描写中,梨花与柳叶的对比,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白色的梨花象征纯洁,而绿色的柳叶则代表生命的延续。这种色彩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远岫云中见,孤村埃外藏”两句通过远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山峦在云雾中隐现,孤独的小村庄隐藏在尘土之外,表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喧嚣尘世的逃避。最后一句“春风亦不恶,暂释利名缰”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柔,仿佛在瞬间解开了名利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宁静,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初涉彭城道,清明景色芳。
初次走上彭城的道路,看到的景色清新美丽,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梨花白灿灿,柳叶绿行行。
梨花开得白皙灿烂,柳叶青青如行走般摇曳,展现春天的生机。
远岫云中见,孤村埃外藏。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隐现,孤独的小村庄藏匿在尘土之外,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春风亦不恶,暂释利名缰。
春风温柔而不令人厌恶,仿佛暂时解开了对名利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名利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的“远岫云中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山村
C. 云雾缭绕的山峰
D. 田野的丰收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轻视与淡泊
C. 嫉妒他人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利国驿道中大风》在描写春天的美景时,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国事,而饶与龄则更加关注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多了历史的厚重感,而后者则是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与对名利的超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