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23
木兰花令 其二 遣愁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三春日日和愁住。
愁汝来前与汝语。
连朝愧汝太殷勤,
我醉欲眠君且去。
麾之不去愁良误。
心已厌君君好喻。
不然便觅一丸泥,
封却汝愁来往路。
在这三春的日子里,我感到愁苦不停。
我愁苦,你在我面前与我交谈。
连日来,我对你过于殷勤感到羞愧,
我醉了想要入睡,你就请暂且离去。
我挥手示意你离去,却是错误的决定。
我的心已经厌倦了你,可你却很懂我。
不如去找一块泥土,
把你的愁苦封住,不让它再来往。
“愁”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思念、忧伤,这里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提到的“泥”象征着对愁苦的封存,表现出诗人试图逃避愁苦的无奈。
作者介绍:王士禄(1643-1716),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作品多表现情感与自然相结合,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王士禄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思考时期,反映出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感悟。
《木兰花令 其二 遣愁》透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愁”字反复出现,既表明了愁苦的深重,也暗示了诗人对情感的敏感与执着。诗人将愁苦与春日的美好环境相对比,展现出一种“春光明媚,心却凄苦”的强烈反差,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结构上,诗人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营造出一种流畅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在“我醉欲眠君且去”一句中,表现出诗人对愁苦的逃避与内心的挣扎,体现了人对情感的复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愁苦的反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愁苦的无奈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出人们在美好环境中却因情感而感到沉重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愁住”是什么意思?
A. 愁苦停留
B. 愁苦离去
C. 愁苦增多
D. 愁苦消散
诗人想要用什么来封住愁苦?
A. 一块石头
B. 一片叶子
C. 一丸泥
D. 一根竹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