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21
《木兰花令 回前》
作者:毛奇龄
竹溪霜破惊春早。新炙蜡簧双凤绕。玉胜幡钩壁里花,金钗袜刬阶头草。绿脂香卷穗灯残,红粉赭开菱鉴晓。簌簌寒梅落处深,曲江西上山屏小。
春天的早晨,竹溪的霜已经消融,令人惊喜。新烤的蜡烛摇曳着双凤的舞姿。壁间的玉胜幡上挂着花,台阶上金钗袜子映衬着草。绿脂香卷在灯下已然残缺,红粉和赭色的花瓣在晨曦中绽放。寒梅在簌簌飘落,落在幽深处,曲折的江水向西流去,山峦在小屏障的映衬下显得更为迷人。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常常反映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自然之美的赞美,可能是在一次春游或闲暇时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木兰花令 回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描绘的竹溪霜破,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给人一种清新、活力的感觉。新炙蜡簧的双凤绕动,暗示着春日的温暖和生机。玉胜幡和金钗袜的映衬,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绿脂香卷和红粉赭色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绚烂,但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寒梅的飘落,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在轻快与忧伤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比如“新炙蜡簧双凤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烛光摇曳的美丽。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竹溪霜破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变化?
“新炙蜡簧双凤绕”中“双凤”象征什么?
“寒梅落处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表现对人生的豁达,与毛奇龄的细腻春景形成鲜明对比。杜甫的《春望》则在春天的美丽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样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