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30:01
高阳台
旧日耸云山
作者: 赵熙 〔清代〕
秋老黄花,风吹画角,高云耸出苍峦。
净土无多,青留片席苔斑。
烛龙含火千山里,送阿香弹路阗阗。
祓闻根,一径云璈,风吹岩关。
六年如梦西风苦,算几番吹帽,头白尊前。
堕笏司空,移家未卜王官。
飞鸿底事分南北,遍人间落叶天寒。
紫萸香,如此虫沙,如此江山。
在秋天,黄花已经枯萎,风中传来悠扬的角声,高高的云朵耸立在苍茫的山峦之上。
净土已经不多,青苔斑驳留在那片席子上。
烛龙在千山中燃烧着火焰,送走阿香,弹奏着悠长的路。
祓闻根,一条小路通往云中,风吹动着岩石关口。
六年如梦,西风苦涩,算起来已经多少次在尊前白头。
堕落的笏板在司空之位,家已移往未卜的王官。
飞鸿又何必分南北,遍布人间的落叶在天寒之际。
紫萸的香气,如此虫沙,如此的江山。
作者介绍:
赵熙(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经历了人生困境和思乡情怀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高阳台 旧日耸云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绪。开头的“秋老黄花”,以黄花的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风吹画角”引出音响之美,既有怀旧之情,又增添了诗的悲感。
“净土无多,青留片席苔斑”,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诗人也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烛龙含火千山里”,这里的烛龙不仅是神话中的形象,也暗喻着在艰难岁月中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六年如梦”,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飞鸿底事分南北”,则揭示了游子离乡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显得深邃而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理思考。赵熙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逐句解析:
秋老黄花,风吹画角,高云耸出苍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花凋零,风中传来乐声,云朵高耸,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净土无多,青留片席苔斑: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净土稀少,青苔斑驳,暗示着岁月的无情。
烛龙含火千山里,送阿香弹路阗阗:烛龙象征希望与生命,送走阿香,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祓闻根,一径云璈,风吹岩关:描绘山路的情景,风声带来一种空灵的感觉,体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六年如梦西风苦,算几番吹帽,头白尊前:感慨时光如梦,白头之时,对过往的回忆与无奈。
堕笏司空,移家未卜王官: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与无奈,家已迁移,未来未卜。
飞鸿底事分南北,遍人间落叶天寒:游子分离的忧伤,落叶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紫萸香,如此虫沙,如此江山:以香气和虫沙描绘江山的美丽,同时表达一种对现状的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示了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老黄花”中“老”字的意思是?
A. 年龄大
B. 枯萎的
C. 久远的
D. 以上皆是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游子
C. 家乡
D. 未来
“烛龙含火千山里”中“烛龙”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神话形象
C. 自然现象
D. 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