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40
卧病秋将尽,艰难日又增。
夜深方著枕,户远更留灯。
邻畏呻吟近,僮来抑按能。
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快要结束时卧病在床的情景,感到身体的虚弱和日渐增加的痛苦。夜深人静时,才终于躺下休息,但由于窗户远、灯光微弱,无法安心入睡。邻居担心我的呻吟声而不敢靠近,侍奉的孩子也只能尽力安慰我。人活在世上就必然会有苦痛,然而此刻的孤寂,却似乎比身为僧侣时的那份宁静更令人感到无奈。
蓝仁,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质朴、真诚,常常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景物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诗创作于蓝仁卧病期间,正值秋季即将结束,身体状况极为虚弱,因此产生了对人生苦痛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受,表现出深切的内心情感。
《病中》是一首抒发病痛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卧病的孤独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卧病秋将尽”即设定了时间背景,交代了诗人正卧病在床,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艰难日又增”则进一步强调了病痛的加重,突显出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苦涩。
夜深人静时,诗人躺在床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寂静,只有灯光微弱,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通过“邻畏呻吟近”一句,诗人表现了与外界的隔离与无助,邻居的担忧让他更加感到孤独。接着,侍奉的孩子虽然在身边,却也只能无能为力地安抚,凸显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自身的无奈。
最后两句“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身为人的必然痛苦,甚至认为此刻的孤寂比僧侣的清净生活还要令人感到沉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表达了对生命苦楚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苦痛的深刻感悟,表现了人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无奈,探讨了人生的苦涩与脆弱。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性、生命的反思,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深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