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挽甸丞从兄》

时间: 2025-05-24 02:04:06

诗句

君死元非死。

恨临分、不容诀别,我来迟矣。

斜日在林人竟去,空有丛残文字。

盈老屋、数閒而已。

成佛生天无凭据,定千秋、位业今朝始。

君不见,晋徵士。

晚工诗似高常侍。

读丹经、大还九转,伐毛洗髓。

密谛玄谈吾不解,但见楼台弹指。

更幻作、烟峦凌纸。

后世悠悠谁知者,料流传、未必如君意。

宫锦色,太羹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04:06

原文展示:

金缕曲·挽甸丞从兄
金兆蕃 〔清代〕

君死元非死。
恨临分不容诀别,我来迟矣。
斜日在林人竟去,
空有丛残文字。
盈老屋数闲而已。
成佛生天无凭据,
定千秋位业今朝始。
君不见,晋徵士。
晚工诗似高常侍。
读丹经大还九转,
伐毛洗髓。
密谛玄谈吾不解,
但见楼台弹指。
更幻作烟峦凌纸。
后世悠悠谁知者,
料流传未必如君意。
宫锦色,太羹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失去挚友的深切哀痛和对生死无常的思考。作者认为死亡并非真正的结束,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充满遗憾,自己未能及时告别让人感到痛心。斜阳映照在林间,友人已去,留下一些残存的文字,房屋虽大,却显得冷清。成佛升天没有确凿的依据,千秋大业今天才刚刚开始。君不见,晋朝的徵士,晚年所作诗歌不亚于高常侍。读着丹经的内容,似乎能实现大还的九转,去伐毛洗髓。密谛的玄谈我不能理解,只看到楼台如指间幻影,化为烟雾和纸上山峦。后世悠悠,谁能知晓,流传下来的未必如君所愿。宫锦的色泽,太羹的味道。

注释:

  • 君死元非死: 君的死并非真正的死,意指生死不是绝对的,情感依然存在。
  • 恨临分不容诀别: 由于临别时未能相聚,心中充满遗憾。
  • 斜日在林人竟去: 夕阳西下,朋友已然离去。
  • 空有丛残文字: 只留下残存的文字。
  • 盈老屋数闲而已: 这空荡荡的老屋,只剩下寂静。
  • 成佛生天无凭据: 成为佛或升天没有确实的证据。
  • 定千秋位业今朝始: 千秋的事业今天才刚刚开始。
  • 君不见,晋徵士: 君可见到晋朝的徵士。
  • 晚工诗似高常侍: 晚年所作的诗歌不逊于高常侍。
  • 读丹经大还九转,伐毛洗髓: 读丹经以求长生,洗净毛发和精髓。
  • 密谛玄谈吾不解: 对深奥的道理我无法理解。
  • 更幻作烟峦凌纸: 幻化成烟雾和纸上的山峦。
  • 后世悠悠谁知者: 后世的人又有谁能知晓呢?
  • 料流传未必如君意: 传下来的一定不会如君所愿。
  • 宫锦色,太羹味: 宫廷的锦衣色彩和美味的羹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兆蕃(约1640-约1710),字子熙,号道明,清代文学家,诗词造诣颇高,尤其擅长律诗和词。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作者失去挚友之际,表达了对生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怀念。正值清代,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交织,诗人通过对挚友的悼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哀。

诗歌鉴赏:

《金缕曲·挽甸丞从兄》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词,字里行间透出浓厚的悲痛情感。诗的开头以“君死元非死”引入,迅速抓住了读者的心,表达了生死观的独特视角:死亡并不意味着情感的消亡。接着,诗人以“恨临分不容诀别”展现了对未及告别的无尽遗憾,情感真实而动人。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斜日在林”,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此同时,作者又通过“空有丛残文字”暗示了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缅怀,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对于成佛升天的探讨,诗人表达了对生死的哲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又无奈地承认这种追求缺乏确实的依据。这里的“定千秋位业今朝始”则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似乎在暗示着人世间事业与追求的短暂。

后半部分提到的“君不见,晋徵士”,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借古喻今,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整首词在语言上清新脱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死元非死: 表示即使朋友已去,情感依旧存在,生死不再是绝对的分离。
  • 恨临分不容诀别,我来迟矣: 反映出诗人对未能及时告别的懊悔与痛心。
  • 斜日在林人竟去: 夕阳的余晖映照下,朋友的离去显得格外凄凉。
  • 空有丛残文字: 只留下不完整的文字,象征着回忆的残缺。
  • 盈老屋数闲而已: 形容空荡的老屋,传达出孤独与寂寞的感觉。
  • 成佛生天无凭据: 对于成佛升天的信仰缺乏实际的基础。
  • 定千秋位业今朝始: 事业的追求从现在开始,表明对未来的期望。
  • 君不见,晋徵士: 提到历史人物,表明对文化和历史的敬仰。
  • 晚工诗似高常侍: 赞美晋徵士晚年的作品不逊于高常侍。
  • 读丹经大还九转,伐毛洗髓: 追求长生和理想境界的渴望。
  • 密谛玄谈吾不解: 诗人对深奥道理的无奈与迷茫。
  • 更幻作烟峦凌纸: 形容虚幻的境界。
  • 后世悠悠谁知者: 反思后世对当下的理解与传承。
  • 料流传未必如君意: 预示流传的文稿未必如友人所愿。
  • 宫锦色,太羹味: 意象丰富,暗示人生的奢华与枯燥。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烟峦凌纸”比喻虚幻不实。
  • 拟人: 通过“斜日在林”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词句整齐,形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挚友的哀悼,反映出诗人对生死无常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承载着对情感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 : 代表自然与孤独的结合。
  • 文字: 代表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 烟峦: 代表虚幻与难以捉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死元非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生死的绝对性
    B. 情感仍然存在
    C. 生命的短暂
    D. 友谊的脆弱

  2. “恨临分不容诀别”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遗憾
    C. 幸福
    D. 无所谓

  3. “斜日在林人竟去”中的“斜日”象征什么?
    A. 早晨的希望
    B. 生命的结束
    C. 新的开始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望》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比较金兆蕃的这首悼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但杜甫更多地侧重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艰辛,而金兆蕃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评》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读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复次韵二首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禅友 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五 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 和邑宰张元若酹月亭诗四首 其三 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一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诗轴率尔次韵 复次韵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患开头的成语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百十 言来语去 老头皮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裂眦嚼齿 彻底澄清 病字头的字 鼠尾帐 居高临下 三撇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笾铏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日字旁的字 典身卖命 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