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 六十自寿》

时间: 2025-05-05 02:28:34

诗句

百念而今已。

太匆匆,繁华过眼,流年似水。

难得此生江南老,总觉一身如寄。

经多少风风雨雨。

换骨不成心未死,看兴亡人在斜阳里。

荣与辱,俱忘记。

文章事业浮名累。

到头来,梦中楼阁,眼前儿女。

难尽余欢杯中酒,相伴药炉烟气。

数海内几人知己。

续罢秦淮风月卷,抛心神追忆生平事。

笔在手,永不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28:34

诗词名称: 金缕曲 六十自寿

作者: 宋词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百念而今已。太匆匆,繁华过眼,流年似水。
难得此生江南老,总觉一身如寄。
经多少风风雨雨。换骨不成心未死,
看兴亡人在斜阳里。荣与辱,俱忘记。
文章事业浮名累。到头来,梦中楼阁,
眼前儿女。难尽余欢杯中酒,
相伴药炉烟气。数海内几人知己。
续罢秦淮风月卷,抛心神追忆生平事。
笔在手,永不止。


白话文翻译:

在百思千想之中,时光已悄然流逝,繁华如梦,岁月如水。
得以在江南安然老去,心中总是觉得自己如同寄居他乡。
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虽换了身心却心未死,
看着兴亡的身影在夕阳下游荡。荣华与耻辱,都已忘却。
文章与事业的虚名,让人疲惫不堪。
最终,梦中的楼阁,眼前的儿女,
怎能尽兴于杯中酒,伴随着药炉的烟气。
海内外又有几人知己?
续写秦淮的风月故事,抛开心神追忆往昔。
手握笔杆,永不停歇。


注释:

  • 百念而今已:指经过多次思考,现在已是如此。
  • 繁华过眼:形容繁华景象转瞬即逝。
  • 如寄:形容人生如寄,身处他乡。
  • 换骨不成心未死:经历了很多磨难,身体变化了但内心依然不屈。
  • 荣与辱,俱忘记:对荣华富贵和耻辱经历的淡忘。
  • 浮名累:形容名声的负担。

典故解析:

  • 秦淮风月:指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风流韵事,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
  • 药炉烟气:古代文人常用药炉来象征悠闲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词,近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常融思想与情感于一体。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年过六十之际,反映了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此诗以“金缕曲”这种婉约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开篇即以“百念而今已”引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人生的匆匆与繁华的短暂。诗人通过对江南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当经历了风雨,尽管心有不甘,却也渐渐明白荣辱皆是过眼云烟,最终选择忘却。

“梦中楼阁,眼前儿女”一句,既是对往昔辉煌的唏嘘,也是一种自我安慰。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成了诗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了他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诗中提到的“杯中酒”和“药炉烟气”,则是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深厚友情的呼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求。

整首诗情感细腻,哲理深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的珍惜。通过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念而今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思考的复杂与深刻。
    • 繁华过眼,流年似水:强调时间的无情与繁华的短暂。
    • 难得此生江南老:寄托了对江南生活的向往与依恋。
    • 经多少风风雨雨:体现了诗人的经历与历练。
    • 荣与辱,俱忘记:象征着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荣与辱,俱忘记”,对生活的态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梦中楼阁”比喻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感悟、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人际情感的渴求。

意象分析:

  • 江南: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代表着温柔与美好。
  • 夕阳:象征着人生的晚年,既有美丽又有沧桑。
  • 杯中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短暂的欢愉。
  • 药炉烟气:象征着文人生活的悠闲与淡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念而今已”意为: A. 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B.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C. 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2. “荣与辱,俱忘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 A. 追求荣华
    B. 淡泊名利
    C. 忧虑未来

  3. “梦中楼阁”所指: A. 诗人的理想生活
    B. 诗人的回忆
    C. 诗人的幻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清照 vs. 宋词:均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的情感,而宋词则更具哲理性。
  • 苏轼 vs. 宋词:苏轼多用豪放的词风,而宋词则更显婉约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古诗词创作与鉴赏》

以上是对《金缕曲 六十自寿》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鹧鸪天(寿康教) 霜天晓角 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金缕曲(寿陈静山) 酹江月(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春景 其四 孤舟乱春华 春景 春草步步绿 望江南(元宵) 齐天乐 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达观 清飙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默换潜移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偕适 灶结尾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下马作威 虚度光阴 打工仔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白叟黄童 北寺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