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02:53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在星辰的变化中,昼夜交替,寒暖的轮转早已不再怀疑。田间人们更是设置了漏斗,想要每一刻都能掌握时间的流逝。辛勤的汗水与田间的水珠一同滴落,身躯也随着阴影的变化而移动。究竟谁来为这种辛劳感到哀伤呢?往往却是因为这种劳作而错失了宝贵的时光。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改革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社会的进步,文学作品风格多样,常以现实主义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农人辛勤劳作的现实使得他思考时间的宝贵与流逝。诗中表达了农民在田间辛苦耕作的同时,却往往因为工作的忙碌而错过了宁静的时光。
《田漏》是一首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诗,充满了对人劳动的哲学思考。王安石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田间劳动者的辛勤与无奈。他将时间的流逝与农民的劳作紧密结合,通过“寸晷”一词,强调了时间的珍贵与短暂。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天体的变化,也有汗水与水滴的交融,构建出一种生动而真实的田园画面。
尤其是最后两句,提出对这种辛劳的反思,质疑谁来为此感到惋惜,表现了农民在繁忙与生活的重压下,无法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也是对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关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家劳动者的辛勤与对时间的把握,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理解与同情,表达了对珍惜时间、关注劳动者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寸晷”指的是:
a) 一种农具
b) 时间的单位
c) 一种星象
答案:b
诗人对劳动者的态度是:
a) 感到悲伤
b) 感到骄傲
c) 感到无奈
答案:c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
a) 自然风光
b) 农民的辛勤劳动
c) 社会的繁华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田漏》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描绘了农民的生活,但王安石更关注时间的流逝与劳动的辛苦,而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