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5:10
伤华发
作者: 罗隐 〔唐代〕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
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写道,故国虽然遥远,但在这个清秋时节,心中却依然涌动着新的情感。已经衰老的我,曾经忧虑的事情,现在回首时却不禁潸然泪下。日头渐低,梳理头发时也显得懒散,根本不敢用镊子来修整,因为担心自己频繁的动作会使得头发更加脆弱。看着自己衰老的模样,深感自己不再是年轻的青铜,而是即将老去的他人。
罗隐,字梦阮,号紫岩,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罗隐的诗多表现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伤华发》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沧桑与衰老,结合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
《伤华发》通过对个人衰老的感慨,映射出对故国情怀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秋天的清冷、日薄西山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写到“旧国迢迢远”时,首先引入了对故乡的怀念,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已逝青春的痛惜。秋天作为诗人的情绪背景,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凋零,使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愈加显现。
在描写个人情感时,诗人用“已衰曾轸虑”来表达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忧虑已变得模糊不清,但对生命流逝的焦虑却愈加明显。最后一句“只拟老他人”则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不仅感叹自己老去,更是对于人类共同的命运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国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诗人在悲伤中也体现出一种哲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选择题: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填空题:诗中“已衰曾轸虑”意指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故国的热爱。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