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伤华发》

时间: 2025-04-27 05:05:10

诗句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

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5:10

原文展示:

伤华发
作者: 罗隐 〔唐代〕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
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写道,故国虽然遥远,但在这个清秋时节,心中却依然涌动着新的情感。已经衰老的我,曾经忧虑的事情,现在回首时却不禁潸然泪下。日头渐低,梳理头发时也显得懒散,根本不敢用镊子来修整,因为担心自己频繁的动作会使得头发更加脆弱。看着自己衰老的模样,深感自己不再是年轻的青铜,而是即将老去的他人。

注释:

  • 旧国:指故国,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衰老,形容年纪渐长。
  • 曾轸虑:曾经忧虑。
  •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帕。
  • 日薄:太阳将落,形容时光流逝。
  • :用于夹东西的工具,这里比喻修整头发。
  • 青铜:比喻年轻时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紫岩,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罗隐的诗多表现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伤华发》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沧桑与衰老,结合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

诗歌鉴赏:

《伤华发》通过对个人衰老的感慨,映射出对故国情怀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秋天的清冷、日薄西山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写到“旧国迢迢远”时,首先引入了对故乡的怀念,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已逝青春的痛惜。秋天作为诗人的情绪背景,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凋零,使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愈加显现。

在描写个人情感时,诗人用“已衰曾轸虑”来表达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忧虑已变得模糊不清,但对生命流逝的焦虑却愈加明显。最后一句“只拟老他人”则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不仅感叹自己老去,更是对于人类共同的命运的一种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国迢迢远:遥远的故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清秋种种新:在清秋这个季节,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暗示即使在衰老中也有生机。
  3. 已衰曾轸虑:已经衰老的自己,曾经的忧虑不再。
  4. 初见忽沾巾:第一次回想起往事,眼泪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手帕。
  5. 日薄梳兼懒:太阳渐渐落下,自己懒得梳理头发。
  6. 根危镊恐频:头发根部脆弱,使用镊子修整时心生恐惧。
  7. 青铜不自见:不再是年轻的模样,已变得苍老。
  8. 只拟老他人:只想象自己如同那些老去的人,感叹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青铜比作年轻,象征着活力与生命的状态。
  2.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拟人:通过“日薄”给日头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国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诗人在悲伤中也体现出一种哲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旧国:象征着归属感和思念之情。
  2. 清秋:代表着生命的终结和凋零。
  3. 日薄:比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4. 青铜:象征着年轻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 A. 秋天
    • B. 日落
    • C. 青铜
    • D. 头发
  2. 填空题:诗中“已衰曾轸虑”意指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故国的热爱。 (对/错)

答案:

  1. A
  2. 个人已经衰老,曾经的忧虑已不再。
  3. 对。

相关查询

己未元日 端嘉杂诗二十首 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 挽林学录五言二首 临溪寺二首 寝室二绝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题同班小录 其一 满江红(寿唐夫人) 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轰铿 骨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行不副言 扇板 矫世励俗 洗骨葬 包含绠的词语有哪些 张本继末 包含士的成语 三折股为良医 金牌 乌鸟私情 牙字旁的字 不分主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