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31:12
杏花天·花凝露湿燕脂透
高观国 〔宋代〕
花凝露湿燕脂透。
是彩笔丹青染就。
粉绡帕入班姬手。
舒卷清寒时候。
春禽静来窥晴昼。
问冷落芳心知否。
不愁院宇东风骤。
日日娇红如旧。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在露水中显得晶莹剔透的美丽,仿佛是画家用彩笔和丹青精心描绘而成。粉色的绡帕在班姬手中轻柔地舒展与卷起,正是清冷的时节。春天的鸟儿静静地飞来,窥探阳光明媚的白昼,似乎在询问那冷落的芳心是否知晓自己的存在。在这个院子里,虽然东风猛烈地吹过,但我并不担心,日复一日,娇艳的红花依旧如昔。
班姬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因其才华而受到人们的敬仰。诗中提到她,既是对才情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女性温柔与力量的肯定。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盛的时代,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杏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杏花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杏花的娇美,诗人在开头即以“花凝露湿燕脂透”展现了杏花的生动形象,露水凝结在花瓣上,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娇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彩笔和丹青的比喻使得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联系,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粉绡帕入班姬手”,不仅展现了杏花的柔美,还暗示了女性的细腻与优雅,班姬作为古代女诗人的象征,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整首诗在描绘春日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后半部分提到“春禽静来窥晴昼”,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鸟儿的情态,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最后一句“不愁院宇东风骤,日日娇红如旧”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常态的乐观态度,即使东风骤起,娇艳的花朵依然如往常般美丽,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杏花天》中的“燕脂”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班姬”是指?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