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0:34
东风第一枝
辛己人日,斋宿翰苑,烛花璨然。为拈此解
眼缬迷烟,唇朱缀蜡,依稀光透帘幕。
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
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
向夜阑小簇疏红,怡认半簪梅萼。
试照影一枝暗托。待破冷数椒尚弱。
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
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
尽化作粉翅双蛾,飞趁玉堂铃索。
在辛己年的人日里,我在翰苑中斋宿,烛光照耀下的花朵显得璀璨夺目。正想要去拈花解语,眼前却是一片烟雾朦胧,嘴唇像涂了朱红色的蜡,微光透过帘幕依稀可见。忽然间,仿佛有锦羽从天而降,不愿意让深色的纱帘遮挡。
春天的娇嫩花蕾,正好与金莲约定在院子里相会。夜色渐深,看到小簇疏红,正是那半簪梅萼。试着照影,一枝暗香的花正待开破,冰冷的椒花尚且稚弱。任凭芳信在天街飞扬,二十四番的春景唤醒了我。阳光和风尚未到来,我却斜靠在银屏上。
一切尽化作粉翅双蛾,随风飞舞,追逐着玉堂中的铃索。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敏感观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婉约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辛己年人日,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朵与光影,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人在灯光下的烛花映衬下,心中不禁涌起对春天的感慨。开篇的“辛己人日”指明了时节,带有一种节日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眼缬迷烟”、“唇朱缀蜡”等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细腻与柔美,仿佛目睹了一幅迷人的春景画。
在意象上,诗人通过“锦羽”、“金莲”、“梅萼”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活力与希望。尤其是“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更是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紧密相连,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感受、丰富的意象和柔美的语言传达了一个主题——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蓬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春天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辛己人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在何处斋宿?
诗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花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