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2:58
丽日方春暮,名园更水阴。
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
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
向非沾醉后,幽绝恐难禁。
春天的阳光正好,日子渐渐变得幽暗,
名园的水面上更显得阴凉。
花朵繁茂,满径可见,
蜿蜒的竹林郁郁葱葱。
看不到尽头的川原,
只让我愁苦于云雾深沉。
如果不是在醉后,
如此幽静的环境恐怕难以忍受。
薛蕙,明代诗人,才华横溢,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萧氏园 其一》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春日黄昏时对人生的思考。该诗可能是在游览名园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忧虑。
《萧氏园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幽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及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丽日方春暮”,用“丽日”与“春暮”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名园更水阴”,则引出了名园的景致,水的阴影使得环境更加清幽,给人以宁静之感。
“葱茏花满径,迤逦竹成林”进一步刻画了园中的景色,生动地展现了花木繁茂与竹林蜿蜒的画面,诗中的意象丰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了对未来的忧虑,“不见川原尽,祗愁云雾深”表现了对前路迷茫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受着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最后一句“向非沾醉后,幽绝恐难禁”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尾,倘若没有醉意,那份幽静的美好可能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日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传达了一种宁静中蕴含的深邃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什么?
A. 春日的美丽
B. 人生的迷茫
C. 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D. 友谊的珍贵
“不见川原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失落
B. 快乐
C. 疲惫
D. 迷茫
诗中“向非沾醉后”指的是什么?
A. 醉后才感受美好
B. 醉后才想人生
C. 醉后才忘忧
D. 醉后才写诗
与李白的《春晓》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薛蕙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而李白的诗则侧重于春天的明媚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