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静缘书屋》

时间: 2025-04-27 05:17:57

诗句

乾静专而坤静翕,善缘集则恶缘祛。

三间却不生分别,知水仁山总自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57

原文展示:

静缘书屋
弘历 〔清代〕

乾静专而坤静翕,
善缘集则恶缘祛。
三间却不生分别,
知水仁山总自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地之间的安静是相辅相成的,善良的缘分聚集,恶劣的缘分便会消散。在这三间书屋中,不会产生分别之心,明了水的柔和和山的仁厚总是自然的状态。

注释:

  • 乾静:指天空的宁静,象征阳光和刚健。
  • 坤静:指大地的宁静,象征阴柔和包容。
  • 善缘:指良好的缘分。
  • 恶缘:指不好的缘分。
  • 三间:三间书屋,象征着宁静的阅读环境。
  • 水仁山:水象征柔和,山象征坚韧,二者合一,体现自然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是清朝的一位重要统治者,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歌常体现出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弘历对书屋的静谧感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静缘书屋》不仅仅是一首描绘书屋安静氛围的诗,更是弘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乾静”和“坤静”,强调了天地间的和谐与统一,代表了阴阳的平衡,也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当追求的内心宁静。通过“善缘集则恶缘祛”,诗人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哲理,良好的缘分能够消散不好的缘分,启示人们要珍惜身边的善缘。

在“三间却不生分别”中,诗人体现了书屋的宁静与超脱,暗示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读书人可以忘却世俗纷扰,达到一种心灵的和谐与宁静。最后一句“知水仁山总自如”则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生状态的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弘历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和对自然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乾静专而坤静翕:强调天地的宁静,二者相辅相成。
    • 善缘集则恶缘祛:良好的缘分能够让不好的缘分消失。
    • 三间却不生分别:在宁静的书屋中,心中不再有分别之念。
    • 知水仁山总自如:理解水的柔和和山的仁厚,达到自然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乾静”和“坤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水和山象征了人的情感和处世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宁静、和谐、善良缘分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乾静:象征阳光与刚强,代表外在的力量。
  • 坤静:象征大地与包容,代表内在的柔和。
  • 三间书屋:象征静谧的阅读环境,体现追求知识的精神。
  • 水仁:象征柔韧、善良的品质。
  • :象征坚定与持久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善缘集则恶缘祛”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不好的缘分消失
    • B. 好的缘分会带来快乐
    • C. 人际关系的和谐
    • D. 以上皆是
  2. “三间却不生分别”中,“分别”主要指什么?

    • A. 不同的意见
    • B. 内心的纷扰
    • C. 外界的干扰
    • D. 生活的选择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弘历的《静缘书屋》更加注重人与书籍的关系,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哲学的对话》

相关查询

深上人见访忆李端 别卢纶(一作纶别曙诗) 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 寄准上人 题落叶 望商山路 登秦岭 题鲜于秋林园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送卢彻之太原谒马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触处机来 鳥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撒痴撒娇 煤核儿 咄嗟之间 几字旁的字 插汉干云 逸群绝伦 金镳玉络 黍字旁的字 栗凿 汊港 田父野老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