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5:52
点绛唇 其三 赴池阳郡会,坐中见梅花赋丁亥九月己丑
——周必大
踏白江梅,大都玉斫酥凝就。
雨肥霜逗。
痴了闺房秀。
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
君知否。
却嫌伊瘦。
仍怕伊僝僽。
踏上白色的江梅,宛如玉石雕琢而成的酥糖。
雨水滋润,霜雪轻舞。
我在闺房中痴迷于她的美貌。
不要等到冬天深了,雪压风欺之后再说。
你可知道?
我却觉得她太瘦弱。
依然害怕她的脆弱。
周必大,字公度,号澄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描写风景和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淡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词作于丁亥年九月,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赴池阳郡参加聚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梅花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脆弱的忧虑。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旨,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美的向往和对脆弱生命的怜惜。开头部分“踏白江梅,大都玉斫酥凝就”,通过对梅花的美丽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仿佛让读者置身于梅花的芬芳之中。而“雨肥霜逗”,则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自然界的生长状态,雨水的滋润与霜雪的轻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生机又有脆弱。
接下来的“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更是流露出一种对梅花未来命运的担忧,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诗的最后几句“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直接表达出对梅花的怜悯,仿佛她的脆弱让人心疼。这种细腻的情感,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敏感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
“踏白江梅”中的“踏”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a) 描绘环境
b) 引入情感
c) 设定动作
“雨肥霜逗”中,雨和霜分别象征什么?
a) 生机与挑战
b) 美丽与丑陋
c) 幸福与痛苦
诗中对梅花的描绘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漠不关心
b) 深切的忧虑
c) 强烈的嫉妒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腻观察,通过描绘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而苏轼的《江城子》则在豪放中展现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