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时间: 2025-04-26 18:39:52

诗句

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

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

也消得、燕窥莺认。

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9:52

原文展示:

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
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
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白话文翻译:

东风又一次送来了酴釄的消息,早已将我愁苦的心情吹得白发苍苍。
花儿依然开得如同十年前,但我却再也不像十年前那样英俊。
水边的珠翠香气如阵阵袭来,燕子和黄莺也感知到这份香气。
归来的时候,月光朦胧,我沉醉在这美丽的夜色中,感到花香依然浸润着我的衣襟。

注释:

  1. 酴釄(tú lián):一种酒,古时用来指代美酒,也象征着思念之情。
  2. 潘鬓:指头发,潘指潘江,鬓指鬓发,形容因愁苦而变白。
  3. 珠翠:指珠宝和翠玉,形容华丽的装饰。
  4. 燕窥莺认:燕子和黄莺在这里象征春天的到来,它们也感知到了春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锺过,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浓厚的抒情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其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常以个人感受为中心。

创作背景:

《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写于春天,正值温暖的东风送来花香与美酒的季节,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愁苦与醉意交织,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青春的追忆。

诗歌鉴赏:

全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写东风、花开、月色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青春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首句“东风又送酴釄信”以季节的变换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意的世界。酴釄酒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欢乐的聚会,然而接下来的“愁成潘鬓”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外在的春色依旧,但内心的忧伤却已使自己鬓发斑白。

“花开犹似十年前”的句子,表明了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诗人对比花开与自身的衰老,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接着,水边的珠翠与燕子、黄莺的描绘,则是对春日气息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

最后两句以“归来沈醉月朦胧”结束,既有醉意,又暗含了对月色的迷醉,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醉意交融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青春的逝去以及对美好往昔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忧伤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又送酴釄信:东风再一次带来了美酒的消息,暗示春天的到来。
  2. 早吹得愁成潘鬓:春风早已把我的愁苦化为白发,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3. 花开犹似十年前:花依旧如十年前般盛开,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不变。
  4. 人不似十年前俊:然而人却不再如十年前那样英俊,表现了自身的衰老。
  5. 水边珠翠香成阵:水边的香气如珠翠般浓郁,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景。
  6. 也消得燕窥莺认:燕子和黄莺也感受到了这春日气息,象征着春的到来。
  7. 归来沈醉月朦胧:归来时醉于朦胧的月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沉醉。
  8. 觉花气满襟犹润:感受到花香依然浸润着衣襟,象征着对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酴釄酒比作思念之情,生动形象。
  • 对仗:如“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燕子和黄莺被赋予了感知春色的能力,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追忆,展现了人生无常与自然永恒的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
  2. 酴釄:象征美好的时光与欢愉的聚会。
  3. 花开:象征青春的美好与自然的恒久。
  4. 月朦胧:象征朦胧的美好与醉意。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东风:在古诗中经常象征春天和希望。
  • 酴釄: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聚会和温暖的情感。
  • 花与月:常作为美的象征,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酴釄”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诗体

  2. 填空题:诗中的“东风又送____信”中,空白处应填入什么词?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花开犹似十年前”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 (对 / 错)

答案:

  1. b) 一种酒
  2. 酴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锺过的《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展现了更为壮阔的历史感。两者皆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然而情感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更为婉约,后者则显得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相关查询

郑仲理送行六首 自田支铺至楠木铺偶成书楠木 徐审知置酒会者三人以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分韵 人日怀成父弟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 寓舍书怀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四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从赵常德觅鼎帖 寄白云觅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迂怪不经 恩同再生 打拱作揖 缺蚀 凶衰 双凫一雁 高字旁的字 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谢胡蝶 沉痛 反犬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包含留的成语 声入心通 山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