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步蟾宫》

时间: 2025-05-12 04:04:50

诗句

林花著雨胭脂湿,绣帘外、春寒犹力。

小楼吹笛杏花天,恰刚是、仲春十一。

淡妆浓抹娇无匹,算一到、西湖也值。

越罗衫子藕丝裙,被烟水、通身染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04:50

原文展示

步蟾宫
樊增祥 〔清代〕
林花著雨胭脂湿,
绣帘外春寒犹力。
小楼吹笛杏花天,
恰刚是仲春十一。
淡妆浓抹娇无匹,
算一到西湖也值。
越罗衫子藕丝裙,
被烟水通身染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美丽景象。雨水落在林中的花朵上,像胭脂一样湿润;绣帘外的春寒依然逼人。小楼里传来笛声,映衬着杏花盛开的天,正好是仲春的时节。她轻妆淡抹,娇媚无比,算起来即使到了西湖游玩也是值得的。她穿着越罗衫和藕丝裙,烟水笼罩下全身染上了碧绿的颜色。

注释

  • 林花:指树林中的花。
  • 著雨:沾湿,形容雨水落在花上。
  • 胭脂湿:形容花瓣被雨水打湿的样子,像胭脂一样红润。
  • 绣帘:绣花的帘子,通常用于窗户或门口。
  • 仲春:春季的中间,指的就是农历二月。
  • 淡妆浓抹:形容女子妆容精致,既有淡妆又有浓妆。
  • 西湖:指中国著名的西湖,风景如画的地方。
  • 越罗:指越地出产的丝绸,质地轻柔。
  • 藕丝裙:藕色的丝裙,形容裙子颜色柔和。
  • 烟水:指烟雾和水汽,形容朦胧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写春雨、花卉以及女子的美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的追求与自然的亲近。

诗歌鉴赏

《步蟾宫》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润花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林花著雨胭脂湿,绣帘外春寒犹力”,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图,雨水如胭脂般湿润了花朵,外面的寒意却仍然存在,这种对比增强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小楼中吹笛的情景,笛声与杏花天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淡妆浓抹娇无匹”的描述,展现出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她的存在使得这幅春日的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两句提到的越罗衫和藕丝裙,结合烟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氛围,似乎隐喻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勃发。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意象丰富,情感深厚,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花著雨胭脂湿:林中的花因雨水而沾湿,仿佛涂上了胭脂,展现了春雨的温柔。
  2. 绣帘外春寒犹力:窗外春寒依旧,体现了春季的乍暖还寒。
  3. 小楼吹笛杏花天:小楼中传来的笛声,配上杏花盛开的景致,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4. 恰刚是仲春十一:正是春季的中旬,时间的准确性使得景象更具真实感。
  5. 淡妆浓抹娇无匹:女子妆容精致,既显得清新又妩媚,无与伦比。
  6. 算一到西湖也值:即使去到西湖这样的名胜也觉得值得,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7. 越罗衫子藕丝裙:描述女子的衣着,越罗与藕丝暗示了轻盈与柔美。
  8. 被烟水通身染碧:在烟水的渲染下,女子的形象显得更加迷人,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胭脂”比喻雨水湿润的花朵,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如“淡妆浓抹”、“越罗衫子藕丝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自然元素(如春寒)的描写,赋予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女性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在春日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与美丽。
  • :象徵着滋润与希望。
  • 笛声:代表着音乐与宁静。
  • 西湖:象征着人文与自然的融合。
  • 衣裙: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花著雨”的意思是: A. 花朵在阳光下
    B. 花朵被雨水打湿
    C. 花朵被风吹落

  2. “淡妆浓抹娇无匹”中“娇无匹”指的是: A. 无与伦比的美丽
    B. 普普通通
    C. 令人厌烦

  3. 诗中提到的“越罗衫子藕丝裙”是用来形容: A. 男子服装
    B. 女子服装
    C. 动物的衣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强调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感受。
  • 《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中的桃花源,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题与《步蟾宫》相似,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论诗寄硕父五首 悠然亭 逸再为婺女之行既别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绝句追送 其一 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 其一 读东坡和陶诗 送何叔信三首 次韵黄子耕因任伯起见寄之作 至日雪后简在伯二首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是日招明叔饮明叔有诗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为寿 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足圆颅 君子不器 蛇眉鼠眼 绞丝旁的字 磨礲砥砺 子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林壑 不俗 包含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瓶的成语 自在身 厚开头的成语 无地可容 鼻字旁的字 迁善黜恶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