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8:02
洞仙歌 其三 初夏舫斋即事
作者:樊增祥
薰风院落,有红榴百朵,敛约生衣傍花坐。
试青缯画扇,白定茶瓶,垂柳外常有流莺过我。
小斋题画舫,短短扶栏,十扇窗扉玉连锁。
满种四时花,剪绿科黄,兼料理松彡竹个。
便澹雨浓晴总相宜,算花底周旋,有功无过。
在熏风轻拂的院落里,盛开着百朵红色的石榴花,我在花旁静坐。手中试着扇动青缎制成的画扇,旁边是白色的茶瓶,柳树外时常飞来流莺。我的小斋堂里题写着画舫,短短的栏杆和十扇窗户就如玉石般相连。四季的花卉满是种植,绿叶和黄色的花朵交相辉映,同时也照料着松竹。无论是细雨还是晴天,这里都显得和谐宜人,算得上是花丛中的游玩,既有成就也无怨无悔。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初夏,诗人借助花鸟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个人情感,反映出清代文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
《洞仙歌 其三 初夏舫斋即事》展现了樊增祥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厚的情感。诗中描绘的院落、花草、柳树、流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诗人通过“薰风”、“红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初夏的生机与活力。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尤其是“试青缯画扇,白定茶瓶”一句,流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四季花卉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自在、淡然的心态。通过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哲学思考,彰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薰风”指的是什么样的风?
诗人手中试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樊增祥的《洞仙歌》与白居易的《小园春色》进行比较,两者均描绘了春夏的自然景色,但樊增祥更侧重于细腻的生活场景,而白居易则更强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