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47
雪二首
作者:温庭筠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
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
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寒冷的天气使得砚水池先冻,窗外的寒风将酒意消散。山外的乌鸦啼叫声传出,村桥上有人走过。雪花稍微急促地飘落,虽然雪已经很深,但仍然没有完全静下来。微弱的光线穿透了黑暗的缝隙,轻盈的白雪悬挂在寒冷的树枝上。草地上静静地被雪封住,也不再折断,松树倾斜着,雪也随之落下。谢庄如今眼疾缠身,无心再坐到深夜。疲惫的马儿懒得走动,林寺中钟声也显得稀疏。踩在寒冷的地面上声响显得涩重,雪花飞舞着点滴在地。小花园里,斜斜的人迹已消失,台阶静悄悄,鸟儿的行踪也不见。孤独的梁鸿病重,谁来代替他在夜里舂米?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梅溪,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用细腻的笔触表达情感,风格优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温庭筠的晚年,政治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加深,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温庭筠的《雪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的景象,展现了寒雪中的孤独与沉寂。开篇以“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引入,既描写了天气的严寒,也暗示了心境的萧索。接着,诗人通过“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描绘出一幅冬日寒冷的乡村图景,乌鸦的叫声与过往的人影,增强了孤独感。诗中的“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则表现了雪花飘落时的急促与心中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通过光与影的对比,表达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而“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则是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自身的无奈。
最后的“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季寒冷与孤独的感受,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砚水池先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喜悦
D. 激动
“酒易消”中的“易消”指的是什么?
A. 酒的香味
B. 酒的温度
C. 酒意的消散
D. 酒的颜色
“寂寞梁鸿病”中的“梁鸿”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代隐士
B. 唐代诗人
C. 宋代词人
D. 明代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象,但温庭筠的作品更强调冬日的孤独与沉寂,而王维的则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对人情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