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箴作诗者》

时间: 2025-04-22 20:09:23

诗句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09:23

原文展示: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不必过于自夸自己的文采,相较于才华横溢的相如,邹枚的才华显得逊色。真正的好东西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诗歌的创作也要沉淀和积累才能显现出才华。清角的高亢音调并非易于演奏,而优昙花的盛开也不是随意的。要知道,达到极乐的神仙境界,修炼之路多是艰辛与苦难的。


注释:

  • 倚马:指依靠马匹,古人常用以形容写作时的潇洒姿态。
  • 速藻佳:形容快速产生的诗作,意指浮躁而不够精致。
  • 相如:指西汉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以才华著称。
  • 邹枚:指邹忌,古代著名的诗人,常被认为才华平平。
  • 清角:一种乐器的音调高亢,形容难以演奏的音乐。
  • 优昙花:传说中的奇花,开花极为稀少,象征难得之物。
  • 极乐神仙境:指理想的生活境界,通常与道教思想相关。
  • 修炼多从苦处来:修炼成就需要经历艰难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才,晚号香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戏曲等。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民间文化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

《箴作诗者》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时代。袁枚对文学的思考,反映出他对诗歌创作态度的成熟,强调深思熟虑和内心体验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箴作诗者》是一首探讨诗歌创作的深刻之作,袁枚通过对比和借喻,传达了他对诗歌的独到见解。诗中提到相如与邹枚,二者的对比不仅仅是才能的高低,更是态度与境界的反映。相如以其才华让人仰望,而邹枚则被视为平庸的代表。

诗歌中提到“物须见少方为贵”,强调了诗歌创作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反对那些急功近利的态度。同时,作者用“清角声高非易奏”与“优昙花好不轻开”比喻真正的艺术创作是艰难的,并不是随意能够获得的。这种对困难的理解,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尊重与敬畏。

在结尾,袁枚指出达到理想境界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真诚态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诗歌创作的箴言,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马休夸速藻佳:劝诫人们不必自夸快速创作的诗文。
  • 相如终竟压邹枚:强调相如的才华高于邹枚,暗示真正的才华需要时间的证明。
  • 物须见少方为贵:好东西往往稀少,强调珍贵的东西需要耐心等候。
  • 诗到能迟转是才:诗歌创作需要沉淀,急功近利反而显得浮躁。
  • 清角声高非易奏:形容高亢的音乐难以演奏,暗示艺术创作的不易。
  • 优昙花好不轻开:优昙花的稀少象征真正艺术的难得与珍贵。
  • 须知极乐神仙境:警示人们追求理想境界的艰难。
  • 修炼多从苦处来:强调修行的艰辛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角与优昙花比喻为艺术创作的艰难与珍贵。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对称使得诗歌更加和谐美。
  • 排比: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才华,增强了诗歌的说服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诗歌创作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内心的感悟,反对急功近利的态度,强调艺术的艰难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相如:才华与文学的象征。
  • 邹枚:平庸与不被重视的象征。
  • 清角:艺术创作的高难度。
  • 优昙花:稀有珍贵的艺术成果。
  • 极乐神仙境:理想的状态与人生目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优昙花好不轻开”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A. 优昙花容易开
    • B. 优昙花开花非常稀少
    • C. 优昙花常常开放
    • D. 优昙花开花不值钱
  3. 诗中提到的“物须见少方为贵”强调了什么?

    • A. 稀少的东西才珍贵
    • B. 多的东西更便宜
    • C. 物品的价值无关稀少
    • D. 所有东西都要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表达战乱中的苦闷与对家国的忧虑,与袁枚的诗在对苦难的不同理解上形成鲜明对比。
  • 李白《将进酒》:强调及时行乐与人生短暂,反映出对生活的另一种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袁枚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通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山寺塔顶留题 初葺遗老斋二首 义军追悼会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三月十四日太慈寺建乾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一 仙岩夜月 河南陆思颜两举不第隐于南浔以医卜治生作诗赠之 赠某将 春阴和覃孝方 其一 西梁月夜怀李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营私罔利 陀罗经被 没齿难泯 傍开头的成语 寸土尺地 白字旁的字 包含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井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松腻 天人路隔 宇量深广 匸字旁的字 反其意而用之 无党无偏 靑字旁的字 中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