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07
惜黄花(重阳)
作者: 史浩 〔宋代〕
秋光将老。黄花开早。露浥清晓,金钱万叠犹小。簪遍碧云鬟,压倒乌纱帽。更把来玉觞同酹。过添炉鼎,朱颜愈少。壮道骨,长仙风,养成灵宝。今日去登高,谩说龙山好。悄不如自家蓬岛。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渐老的景象,早开的黄花在晨露中显得更加清新。尽管金钱(象征财富)依旧微薄,但美丽的女子已将碧云鬟(发髻)簪满,显得气质非凡。她们举杯同饮,享受着人生的乐趣,生活的炉灶上,红颜正在逐渐消逝。壮健的身体和飘逸的仙风,使人向往长生不老的理想。今天我们去登高,虽然说龙山景色宜人,但不如自家的蓬岛更让人向往。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平,号白水,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词人,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常透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惜黄花》创作于重阳节前后,重阳节是古代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惜黄花(重阳)》以清新优雅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诗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温婉感受。开篇以“秋光将老”引入,既是对季节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流逝的隐喻。黄花的早开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即使在金钱的积累中,内心的满足感却依然不足。 “簪遍碧云鬟,压倒乌纱帽”的画面,展现了女子的风华绰约,尽管地位和外表的威严无法掩盖时光的无情。
随着“更把来玉觞同酹”的举杯畅饮,诗人将生活的乐趣与哲理结合,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通过“朱颜愈少”的感叹,诗人直面衰老的事实,同时又通过“壮道骨,长仙风”表达了对长生的向往。最后,诗句“今日去登高,谩说龙山好,悄不如自家蓬岛”更是将现实与理想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与向往。它不仅仅是对重阳节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既现实又理想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感慨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描写
D. 对战争的思考
“黄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美丽
D. 生命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蓬岛”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仙境或理想生活
C. 现实生活中的地方
D. 一种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