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喜迁莺 端午,用吴子和韵》

时间: 2025-04-26 13:18:32

诗句

流莺声歇。

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

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

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

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

佳绝。

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

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

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

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32

原文展示: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佳绝。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白话文翻译:

流莺的鸣声已经停止。小麦又到了秋天的季节,圆润的粽子迎来了节日。彩色的剪纸和绫绸缠绕着猛虎,都与钗子和符咒相互衬托。笑着呼唤谢家的儿女,亲手缝制绣带和香囊。轻动翠绿的袖子,透过白色的团扇,清风轻轻飘来。真是美妙极了。雕刻的栏杆外,盛开的石榴树,像红色的山雪一般。最让我怀念的是昆池,龙舟竞渡,画鼓声如雷般响彻。今天的午后,殿内高高挂起墨拓的钟葵。夜幕降临,玉窗下珠帘半卷,纤纤的月亮高挂。

注释:

  • 流莺:一种鸣叫悦耳的鸟,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脆圆迎节:指粽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圆润而美味。
  • 罗睺:指装饰品,通常是剪纸艺术的一种。
  • 钗符:古代女性佩戴的饰物,寓意吉祥。
  • 谢家:指谢氏家族,可能为当时的名门望族。
  • 昆池:昆明池,传说中龙舟竞渡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擅长描绘节日场景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日气氛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喜迁莺 端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欢快氛围。开头描绘了流莺的鸣叫声停止,暗示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小麦的成熟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脆圆的粽子则是节日的象征,代表了团圆和幸福。接着,诗人通过对节日装饰品的细致描写,如彩剪和绫黏,展示了节日的华丽与喜庆。

在描绘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时,谢家的儿女被呼唤,象征着家庭的团圆与和谐。翠袖和团扇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节日气氛。诗中提及的安榴树与昆池,分别象征着丰收与热闹的节日场景,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诗人以“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夜晚氛围,使整首诗在欢快中透出一丝婉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莺声歇:春天的鸟鸣消失,暗示季节的变化。
  2. 又小麦送秋:小麦成熟,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3. 脆圆迎节: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寓意团圆。
  4. 彩剪罗睺:节日的装饰品,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5. 笑唤谢家儿女: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体现了人情味。
  6. 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描写女性的柔美,渲染出轻松的节日气息。
  7. 佳绝: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8. 雕槛外,一树安榴:描绘了节日的景象,石榴花开得如山雪般美丽。
  9. 最忆昆池,龙舟夺锦:忆起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10. 此日未央行殿: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与珍惜。
  11. 玉窗晚,剩珠帘半卷:描绘宁静的夜晚,营造优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盛开的石榴树比作“红神嵰山雪”,突出其美丽。
  • 拟人:描述流莺声歇,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动翠袖,看白团扇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珍视,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幸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流莺: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着生命的气息。
  • 粽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象征团圆。
  • 石榴树:象征丰收与美好,常用来代表吉祥。
  • 清风:象征着宁静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莺声歇”意指什么? a) 鸟儿的鸣叫 b) 秋天的来临 c) 春天的结束 d) 节日的欢庆

  2. “脆圆迎节”中的“脆圆”指的是什么? a) 农作物 b) 粽子 c) 花朵 d) 水果

  3. 在诗中提到的“昆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龙舟竞渡的地方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端午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和樊增祥在描写端午节时,李白的作品更注重豪放的气势,而樊增祥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江村 五更 送孙记堂出宰归安 自遣 已亥杂诗 222 示惠灵为僧 子永弟寄都下大雪律诗 寄王震甫 闻和斋陈三兄在大昆麓庄截筒化字率此寄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旧立新 破多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顶骨 吞风饮雨 切响浮生 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广字头的字 包含应的成语 矢字旁的字 掇青拾紫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贪图安逸 齲字旁的字 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焚和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于思于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