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32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佳绝。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流莺的鸣声已经停止。小麦又到了秋天的季节,圆润的粽子迎来了节日。彩色的剪纸和绫绸缠绕着猛虎,都与钗子和符咒相互衬托。笑着呼唤谢家的儿女,亲手缝制绣带和香囊。轻动翠绿的袖子,透过白色的团扇,清风轻轻飘来。真是美妙极了。雕刻的栏杆外,盛开的石榴树,像红色的山雪一般。最让我怀念的是昆池,龙舟竞渡,画鼓声如雷般响彻。今天的午后,殿内高高挂起墨拓的钟葵。夜幕降临,玉窗下珠帘半卷,纤纤的月亮高挂。
樊增祥,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擅长描绘节日场景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日气氛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这首《喜迁莺 端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欢快氛围。开头描绘了流莺的鸣叫声停止,暗示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小麦的成熟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脆圆的粽子则是节日的象征,代表了团圆和幸福。接着,诗人通过对节日装饰品的细致描写,如彩剪和绫黏,展示了节日的华丽与喜庆。
在描绘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时,谢家的儿女被呼唤,象征着家庭的团圆与和谐。翠袖和团扇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节日气氛。诗中提及的安榴树与昆池,分别象征着丰收与热闹的节日场景,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诗人以“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夜晚氛围,使整首诗在欢快中透出一丝婉约,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珍视,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幸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流莺声歇”意指什么? a) 鸟儿的鸣叫 b) 秋天的来临 c) 春天的结束 d) 节日的欢庆
“脆圆迎节”中的“脆圆”指的是什么? a) 农作物 b) 粽子 c) 花朵 d) 水果
在诗中提到的“昆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龙舟竞渡的地方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