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3:47
长淮何处雁声多,西去涡心北迈河。影逐泗滨烟月艇,阵惊毫邑水云蓑。小王草笔终难学,苏武陵书果若何。陲草边芦两萧索,远陪砌女作离歌。
这首诗描绘了长淮河边的景象,雁声此起彼伏,似乎在询问何处雁声最为悠扬。雁群向西飞去,越过涡心,北上迈河。月色朦胧,烟雾缭绕,船影在泗水滨摇曳,水面波动惊起蓑衣渔夫的身影。小王的草书笔法我终究难以掌握,苏武的书法又如何呢?在边草与芦苇间,显得格外萧索,远处的砌女正在唱着离别的歌。
作者介绍:陈景沂,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景沂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带来的不安定情绪。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开篇便以“长淮何处雁声多”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氛围,雁声的频繁呼唤,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游子的心声。随着诗句的推进,水面上的月光与船影交织,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突显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流动。接下来的对比则是在艺术追求上的无奈,提到小王草书与苏武的书法,反映了作者对古代书法的尊重与自我能力的自省。最后的“砌女作离歌”则是对离别情感的升华,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惆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小王草笔与苏武陵书分别象征了什么?
“远陪砌女作离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孤独与思绪的交织,但王维的作品更倾向于禅意与宁静,而陈景沂则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与艺术的思考。两者均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但情感基调与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