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2:58
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
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
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
当从庾中庶,诗客更何人。
在这浮世中,究竟有什么事情值得关注呢?在这空门之中,才是真正的道理。生死都不过是梦境,悲欢离合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远处的草色与水光相连,春天的竹林色彩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难道应该从庾信的作品中寻找那些众多的诗人吗?
耿湋(约公元775年-约835年),唐代诗人,字子渊,号云峰,生于太原。耿湋的诗风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对佛教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本诗作于春日游览慈恩寺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以此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佛教寺庙的游览,深入思考生死、哀乐等人生问题。开篇“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直接引入佛教的空灵主题,质疑世间事物的真实与虚幻。诗中以“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淡然与超脱。
在描绘春日自然景色时,诗人通过“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心中的闲适。结尾“当从庾中庶,诗客更何人”则反映了诗人对文人的思考,暗示在庾信的作品中,是否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诗人。
整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清新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独特理解,是唐代诗歌中一幅难得的风景画。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超脱,对自然的热爱,以佛教思想为背景,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浮世”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梦境
C. 天空
诗中提到的“哀乐讵关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人生的感慨
B. 对情感的漠然
C. 对自然的赞美
庾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南朝
C.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