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5:16
原文展示:
览景不嫌高,山楼瞰碧涛。
雨晴皆合赏,俯仰更无劳。
洗涤尘氛气,差排歌舞曹。
悠然会心所,摛句亦因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欣赏和感慨。诗人认为,观赏风景并不在乎高低,站在山楼上可以俯瞰碧绿的湖水。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都十分适合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仰望和俯视之间都没有什么疲惫感。这里的空气清新,洗净了尘世的烦恼,纵情歌舞也显得格外轻松。心灵悠然自得,写下诗句也是因为这样的豪情。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雨晴皆合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仍然能够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怀,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化人,擅长诗词,追求艺术与文化的繁荣。乾隆年间,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人们频频出游,吟咏山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创作背景: 《西湖行宫八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诗人对西湖的游览和体验。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诗人在此寄情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自我情感的寄托。诗的开头“览景不嫌高”便揭示了诗人不拘泥于地理位置的心态,强调了欣赏美景的主体性。诗人在高处俯瞰湖水,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全景把握。
“雨晴皆合赏”一句,更是展现了自然的多变与诗人心境的豁达。无论何时何地,美景总能带来愉悦的心情。接下来的“俯仰更无劳”则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诗人感受到自然与自我的和谐。
最后两句“悠然会心所,摛句亦因豪”则表明,诗人不仅是在欣赏美景,更是在自我心灵的洗涤与升华。他的诗句是对这种豪情的表达,彰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境和清新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瞰碧涛”指的是什么?
a) 观看雨景
b) 俯视湖水
c) 观察山脉
“雨晴皆合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天气的抱怨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态度是?
a) 疲惫
b) 疏离
c) 轻松自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弘历的《西湖行宫八景 其四 瞰碧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注重于对景色的动态欣赏,后者则更偏向于静谧的自然描写。两者在意境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诗人情怀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