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图》

时间: 2025-07-12 05:54:50

诗句

雨过西湖涨碧波,画船摇曳载笙歌。

绿杨黄鸟苏堤外,想像诗成忆老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54:50

原文展示:

雨过西湖涨碧波,
画船摇曳载笙歌。
绿杨黄鸟苏堤外,
想像诗成忆老坡。

白话文翻译:

雨过后,西湖的湖水波光粼粼,
画船轻轻摇曳,船上传来悠扬的笙歌。
在苏堤外,绿杨成荫,黄鸟鸣叫,
不禁让我想起诗意,回忆起老坡的佳作。

注释:

  •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涨碧波:指雨后湖水上涨,波光荡漾,色泽碧绿。
  • 画船:装饰精美的小船,常用于游玩。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笙歌指船上演奏的音乐。
  • 绿杨:绿叶成荫的杨树。
  • 黄鸟:指黄鹂等鸟类,常在春夏季节鸣唱。
  • 苏堤:指苏堤春晓,是西湖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 老坡: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诗作常以“坡”结尾而被称为“老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诚泳,明代诗人,生活在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他以山水诗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雨后游西湖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同时寄托了对诗歌的向往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西湖图》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受。诗的开头“雨过西湖涨碧波”便设定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刚经历过雨洗礼的清新感。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的展现,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共鸣。接下来的“画船摇曳载笙歌”,通过轻柔的动词“摇曳”,将宁静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美,船上的音乐声更是增添了浪漫情调。第三句“绿杨黄鸟苏堤外”则通过杨树和黄鸟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了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最后一句“想像诗成忆老坡”则将这一切与白居易的诗作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人作品的敬仰与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温暖情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雨后西湖的景象,展现清新和生机。
    • 第二句:通过“画船”和“笙歌”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第三句:描绘苏堤的自然景色,增添了生动感。
    • 第四句:将个人情感与古代诗人的作品相结合,表达对文学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的波光比作“碧波”,形象生动。
    • 对仗:如“绿杨黄鸟”,运用对称结构增强节奏感。
    • 拟人:通过“摇曳”赋予画船以生命感,增强画面动感。
  • 主题思想:诗歌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古代诗人作品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洗净尘埃,带来清新与希望。
  • 西湖: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的灵感源泉。
  • 画船:象征诗意的生活,传达出游玩与艺术的结合。
  • 绿杨黄鸟:象征生机与活力,代表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坡”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苏轼
  2.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地方?

    • A. 西湖
    • B. 太湖
    • C. 黄河
    • D. 长江
  3. “画船摇曳载笙歌”中的“笙歌”指的是:

    • A. 一种鸟
    • B. 一种乐器的音乐
    • C. 一种花
    • D. 一种舞蹈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朱诚泳与白居易:朱诚泳的《西湖图》细腻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白居易的诗作则常常以直白的情感抒发为特点,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两者都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但朱的作品在细腻与动感上更为突出。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芦沟 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八绝句(选—) 公馆燕酬南使徐陵诗 中丞舌 念奴娇·衰翁憨甚 蓦山溪(建康郡圃赏芍药) 多丽 风入松(西湖戏作)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然糠自照 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屹栗 卫结尾的成语 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渤荡 高抬明镜 崇论闳议 臼字旁的字 渥眄 评骘 无声无色 埃郁 閠字旁的字 鱼游沸鼎 歹字旁的字 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