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30:14
题画竹
作者: 陈亮 〔元代〕
王维远矣萧郎死,
墨竹古来俱可数。
自从老可出湖州,
世人始信前无古。
此图高古不知名,
欲与湖州相抗衡。
森森矛戟自相向,
淅淅枝条如有声。
高堂素壁时张挂,
潇洒浑疑却炎夏。
莫言无地种琅玕,
自有清风满图画。
王维早已远去,萧郎已死,
古代的墨竹画作可谓屈指可数。
自从老可从湖州出道后,
世人才开始相信没有古人能与之相比。
这幅画高古且无名,
想要与湖州的作品相抗衡。
竹子似矛似戟,向内交错,
枝条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低声细语。
高堂的白壁上时常悬挂着这幅画,
潇洒之态让人怀疑这是盛夏的景象。
不要说没有地方种植琅玕,
自有清风拂过,满画清新之气。
作者介绍:
陈亮(约1143—1195),元代诗人,字公适,号玉山,归隐于浙西,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文人关注山水、竹子等自然题材的时期。诗中对墨竹画的赞美,体现了陈亮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题画竹》是一首以竹子为主题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及其画作的热爱与赞美。开篇提到王维和萧郎的去世,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怀念,暗示着竹子画作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延续。接下来的描写则表现了竹子在画中的生动形象,仿佛竹子不仅仅是静止的画作,而是有着声音与生命的存在。
在对比湖州的画作时,陈亮不仅表达了对老可的推崇,也反映了他对自身艺术创作的自信。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竹子在环境中的和谐,清风拂过,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展现出竹子所代表的高洁品格和自然之美。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对比,展现了竹子画的高古与生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的渴望。通过对竹子的描绘,陈亮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自然之美与文化传承的深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竹子画的描写,传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对新艺术的追求,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表达了对自然、友人与艺术的深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亮的《题画竹》是以什么为主题的?
诗中提到的“老可”指的是哪位画家?
诗中“淅淅枝条如有声”这一句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